刘娥笑道:“皇后真是牙尖嘴利。你不像你母亲,你像你父亲。当初寇准就是这么三言两语说动了先帝亲征。”

她悠然神往地回忆过去:“你父亲将瀛洲前线局势说得轻之又轻,又将不亲征的坏处说得重之又中。先帝热血一沸腾,直接被他说动,答应了亲征。夜半歇息时才缓过这个劲儿来,害怕得不得了,抱着我说,娘子,为夫若是死在了外面,你可怎么办呀。我告诉他,我不怕他死在外边,可他若是敢临阵脱逃,就这辈子都不要回来见我。”

寇窈娘道:“这么说来,娘娘是答应了?”

刘娥道:“你说,公主的封号,是楚国好呢,还是秦国好?”

寇窈娘道:“还得看官家的意思。但若叫本宫来说,还是秦国好些。”

刘娥笑道:“你一说官家,官家就来了。”

她手指窗外,果然见皇帝的仪仗往凤宸宫来了。

不多时,赵受益进了屋,见刘娥和寇窈娘都在,直接问道:“李妃娘娘呢?”

刘娥一指偏室:“在那里,有医官正在诊治。”

赵受益舒了一口气:“医官来了就好。”

他也没等二人招呼,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下。

“说吧,究竟是怎么了,怎么好好的人送到这里来没过半日就晕了呢?”

刘娥悠然道:“天气暑热,李娘娘贪凉,多喝了几碗乌梅汤,两下对冲,寒暑不服,就晕了。”

赵受益叫刘恩给他倒了一杯刘娥和寇窈娘正喝着的乌梅汤,抿了一口,挑眉:“还挺好喝的。”

刘娥年纪大了,口味稍重,这汤里特意多加了乌梅,又多加了蜜糖,煮成了一杯乌梅味极重又极甜的凉饮。赵受益本就嗜甜,此时倒觉得这乌梅汤果然好喝,怪不得李娘娘贪杯。

“医官怎么说?”

寇窈娘道:“医官说李娘娘并无大碍,是什么什么火攻心,我也听不明白。总之是一口气背过去了,过一会儿气顺了自然就醒了。”

赵受益点头:“无碍就好。”

说着就要起身:“既然李娘娘无大碍,朕就回去了。既然她体弱,母后你以后就多看顾些,别叫她又晕倒了。这大热天的,医官来一趟也不容易,别见天折腾人家。”

他玉宸宫里还有一堆的奏章要看,得先回去了。

刘娥道:“皇帝留步。”

赵受益疑惑道:“母后?”

刘娥道:“皇子公主的两岁生辰是不是快到了?”

赵受益和寇窈娘对视了一眼,都点点头:“没错。”

刘娥道:“之前周岁的时候,因着国家有水灾,再加上孩子还小,不宜操办。如今水灾已过,孩子也都立住了——听说皇帝亲自抚养公主,将公主养得极好——因此本宫就想,是否该为孩子们想想册封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