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又道:“莱国公出兵击溃夏州叛逆,所凭借的是新锻炼出的新军。至于其余禁军,无一可用。官家在全国各地修建水泥堤坝,凭借的是当地招募的民夫。至于各地厢军,亦不能为役。既然厢军、禁军皆不可用,为何不都裁撤了?还要空耗国帑养着他们,以至于国库空虚,要让官家节衣缩食,与诸位大人共渡艰难?”

原本就没有艰难要渡,为何要凭空创造出艰难来给自己渡?

有一位老臣出列指责狄青道:“依枢密使所言,是要将厢军、禁军都裁撤了,只留你帐下所谓的新军吧?枢密使,你拥兵自重,到底有何图谋?”

赵受益道:“好了!枢密使一心为国,倒也不必这样猜测他。不过裁军之事,到底……”

他转头问珠帘后的刘娥:“母后有何看法?”

刘娥道:“本宫以为枢密使言之有理。国库的钱粮,归根结底是百姓的赋税。花百姓的赋税养着军队,也得叫他们对百姓有益才是。若当真如枢密使所说,禁军不能作战,厢军不能服役,那咱们拿民脂民膏养着他们,也当真是不妥当了。不过……”

她笑道:“枢密使到底是年轻人,年轻人,血热。即使要裁军,也不能都裁了。须知如今的新军,也是莱国公从之前的禁军中拣拔高大壮年的男子训练出来的。如今的禁军与厢军中,或许也有可以造就的好苗子。枢密使既是莱国公的弟子,不如也效仿你的老师,将这些壮男子都选拔出出来,好好锻炼。至于其他无能之辈,裁了也就裁了。皇帝看这样如何?”

赵受益道:“母后所言有理。”

对狄青道:“娘娘叫你锻炼新军,还不谢过娘娘?”

狄青对刘娥行礼道:“臣谢过娘娘。”

按宋朝故事,枢密使是没有直接管理军队的权限的。

先前寇准做枢密使时之所以能够直接统帅军队,是由于他本人专权,再加上当时正要与辽国开战,事急从权了。

后来寇准从北边回来,大张旗鼓地锻炼新军,刘娥乐得他一头扎进军务里,也就没拦着他。

等这三十万新军练出来了,刘娥自己心里也清楚这支劲旅对大宋朝廷的重要性——没有能打胜仗的军队,怎么可能在强敌环伺之间保全性命?

这新军是寇准练出来的,除了寇准,现在也没有第二个人能管好这支军队。她舍不得将大宋朝唯一一支像个人样的军队交到别人手里糟蹋。

所以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什么枢密使不得统兵的……反正寇准又不能真的造反,管他呢。

当时寇准权倾朝野,足以与刘娥相抗衡。刘娥都不管他统兵的事情,也就没有人敢对他说三道四了。

后来寇准辞官了,狄青作为他的副手,顺理成章地接管了新军,还管得相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