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作坊……”刘翠思考到。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啊!刘翠一拍脑袋。这不就是企业管理中的收购吗!

通过收购这家作坊,进而拥有这个作坊的核心技术了,强势进入这个胭脂水粉市场,然后再利用自己的先进知识对这些技术进行改良,制造出更加精品的胭脂水粉,从而获利!

这个计划很好!

刘翠决定:“那就买了这个作坊,明天狗儿你去问问价格,看咱钱够不够,够了咱就买,不够再凑凑,咱们一定能赚大钱!”

刘兰和狗儿又对视一眼,嘴角的弧度怎么也压不下来。

刘翠看到夫妻俩这个样子,怎么会不知道这两个人都是计划好的。当即也笑了。

常言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果然如此。刘翠觉得自己还是太年轻了,以后要多学学。

…………………………………

翌日,狗儿便和刘翠去镇上看作坊,王家村离镇上也不太远,两个人是走路去的。

那个作坊对外说是在镇上,其实离镇上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狗儿不知道是来过这里还是事先问过人,领着刘翠走过弯弯曲曲的道路,来到了一座房子的大门前。映入眼帘的是一扇挺古朴的大门。

刘翠不管是今生还是前世,都是第一次来到这种作坊,而且能亲眼看到这种传统的制造技术,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还是蛮幸福的一件事。

门没锁,只是虚掩着,但出于礼貌刘翠敲敲门,不多时里面便有人回话并打开大门,刘翠和狗儿一起进去了。

外面看这座房子和普通的民居差不多,差不多都是四合院造型的,规模也不大,其实内有乾坤,当库房的,碾碎榨汁的,熬煮的,还有晾干的等等等等,每间房都各有各的用途。

很快,那个老婆子就领着一个年纪不小的老头过来了。那老头头发花白,老态尽显,看外表年龄应该很大了,刘翠便暂且叫他吴哥吧,狗儿便称呼他吴伯。

吴伯年轻的时候就经营这家作坊,这么多年了,赚到钱除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以外,全让吴伯给买了地,现在吴伯老了,精力大不如前,况且如今买卖难做,脂粉生意全让那些豪商占了去,自己这种小作坊只能艰难立足。

吴伯也是个干脆人,眼看形势不好,就琢磨着卖了这作坊回老家去养老去,家里还有几十亩地,日子也算快活。

刘翠等人跟着吴伯到作坊各处都看看,这麻雀虽小可也五脏俱全,胭脂大多供应给镇上的胭脂店的,走街串巷去乡村的货郎也过来进货,偶尔城里的胭脂店也会看这里的胭脂便宜,也来进一点。

这做生意的大多数是人精,这种小生意更是琐碎,人情往来客人招待都是需要技巧的,刘翠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自己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又深知人才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便买了这个作坊后又挽留吴伯过来帮忙做事。

这吴伯也是一个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