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一颗炸弹丢进平静的江河里,惊起了惊涛万丈。

一直担忧着北平、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同胞安危的人们,猛地就被东北军联合北平守军发出的条条喜讯给炸晕了。

感情不是倭寇又对他们下毒手了,而是他们,终于要给倭寇一些颜色看看了?

这滋味可

真痛快!

当全国的报纸,在同一天、同一时刻、刊发了同样的一则新闻,证实了东北军和北平守军先前通报全国的电报绝无半点虚言的时候,人们拿着报刊的手,禁不住颤抖,恍恍惚惚的脑子,这才终于有了些实感。

华北地区,彻底是华夏的了。

没有租界,没有比华夏本土人更尊贵的洋人和倭寇。

在那里,只有作为最基本的“人”,而存在着的华夏人和外国人。

那是一片完全属于华夏的领土,那里有着真正的、不分华人和洋人的平等。

心头荡开一抹涌动的热流,人们热泪盈眶。

在此之前,很多人嘴上虽然不怎么说,但心里对韩玉明却是颇有微词的。

那一场战役那样大,韩玉明下达的“不反抗”指令,是不可能不传出去的。或许碍于韩玉明的身份,明面上人们不敢说些什么,但暗地里,人们对韩玉明却是饱含埋怨的。

但华北地区的喜讯一出,除了倭寇自己和国民政府的人被气得跳脚,其他的人们不仅对韩玉明没有了埋怨,甚至还对他好奇了起来。

等到北平日报上对韩玉明的采访一出,全国各地的报纸,也立马进行的二次刊登

上海,陆宅。

陆明兰手里拿着大哥和男朋友从申报拿回来的最新的报纸,依靠在沙发上,久久回不神来。

“怎么了?报纸上到底都说什么了?怎么你们一个两个都不说话?”

谢然笑了两下,把报纸从陆明兰的手里抽了出来,在自己的身前展开,看着看着,她面上的笑,竟也渐渐淡了下来。

在被陆云生抢作他的四姨太之前,她是个书香世家的小姐。在她的那个年代,她是少数一些能够识字的女人中的一个。

那报纸上,一个字一个字都被印得很清晰,她一眼瞧上去,能够很清晰地看清韩玉明韩司令给当时采访记者的回答

“我是什么样的性子,西安那次,托国民政府的福,我自己也看清了。但至少,我自己心里清楚,我做人,始终还是坦坦荡荡。

在华北地区围剿倭寇,我没这个本事、也想不出这个主意。其实,你们真正应该要采访的是云生、我们东北军的震山虎。宛平城助北平守军脱困也好,华北地区设计围剿倭寇也好,这都是他的主意和功劳。

我到今天都还记得,他重回东北军以后,我第一次把他叫到面前,他问我的那句信不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