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的地址卡罗琳写的是邮出信件的邮局。每隔一两天,她就会去邮局问问有没有给“C . M” 的信件。

大约一周之后,卡罗琳终于收到了回信。

第16章

“尊敬的C.M女士,

我们很荣幸地通知您,

我们的家庭与生活栏目决定采用您投递的两篇服饰搭配技巧短文,并计划把两篇文章修改后合为一篇,刊登在我们之后的生活专栏里。至于您的另一篇关于流行趋势与见闻的文章,由于您与我们并没有合作关系,且您未在文章中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请恕我们无法留用。

如果C.M女士拥有丰富的旅行经验,那么您可以尝试向我们的游记与杂文专栏进行投稿。我们的读者对欧洲大陆以及纽约等地的旅行见闻非常有兴趣。

我们愿为上述两篇短文支付四元稿酬。如果您接受我们的条件,请于工作日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之间,携这封信到xx街xx号二楼领取您的稿酬;或请在回信中注明收款的全名与地址,我们将尽快以支票邮寄的形式为您支付稿酬。

向您致以最衷心的祝愿,

查尔斯. N

芝加哥都市生活报编辑部”

卡罗琳一接到信件,看到信封上的寄信栏是报社的地址,立刻激动地当场拆开了信件。她快速地浏览之后,等不及第二天再回复,干脆直接在邮局买了信纸,借了笔,赶在邮局关门之前发出了一封简短的同意书。

稿酬她自然没办法亲自去取,只能选择了挂号邮寄。

其实四块钱对于现在的卡罗琳而言并不算很多,它的长远意义要远大于它此刻的实际价值。

实际上,从发出稿件的第二天,卡罗琳就开始准备新的文章了。

不同的报刊有不同的风格和偏好,卡罗琳也不能把一篇文章同时投给不同的报刊,所以一开始她就打算先每周给自己选中的《芝加哥都市生活报》邮寄自己的最新稿件。

如果已经投递过的稿件超过半个月没有回音,她便可以不违背投稿规则地把这些旧稿件修改后投给其他报刊进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