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琳看着里面繁忙的工人,不想打扰到他们,便只站在走廊向里看着。
虽然早知道流水线的工作十分辛苦,也曾经在电影里看到过描绘十九世纪初英国纺织女工在棉絮纷飞的恶劣环境下工作的场景,但不论是上辈子还是来到这个世界后,这么近距离接触生产线还是第一次。
车间里的男女工左右分开工作,中间有简单的隔断。
操作烘干机和切割机的都是男性,或许因为机器操作费力气,他们很多人都撸起了袖子。
另一边的女工则更多一些,年轻的可能只有十六七岁,年纪大的也不过三十多岁的样子。十几个女工排成两排,每个人都好像机器一样重复着钉、压、或是打孔之类的工作,她们身上的衣服并不一样,却又因为大都是灰色、褐色、蓝色,而无形中像是统一的制服。
偶尔的交谈声混合着机器的翁鸣,卡罗琳觉得自己像是在看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让她既有一点见证历史的欣喜,又有一点感同身受的清醒。
她一直知道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这几十年是英美国家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钢铁,石油,交通,以及各种生产制造业都飞速成长着。
这些发展给无数普通人提供了机会,也让他们成为了工业化里最不起眼的螺丝钉。又因为女工的工资要远低于男工,所以很多服装厂之类的都更多地雇佣女性来节约成本。
这只是一个阶段,是历史的必然,卡罗琳只能这样想。
弗朗西斯有些看不懂卡罗琳此刻眼中的情绪,她的眼睛里似乎有一点不一样的光亮,但是他不明白这种情绪的来源。
“你还好吗?” 他有些担心地问。
“我很好”,卡罗琳冲他笑了笑,“只是觉得这里的女孩子很辛苦罢了。”
“是吗?安德鲁舅舅给她们的薪水已经比很多工厂高了,”弗朗西斯不解地说。
卡罗琳沉默了一下,她知道从现在的角度看,弗朗西斯说得对。
而且大家不论做什么工作,都是一样为生活终日辛劳罢了,自己也不例外。
至少,我要更好的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卡罗琳离开前最后看了一眼生产车间,对自己心说。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