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阳翟,一座不知名山上的不知名的宅子里,一位风流倜傥的青年正斜卧在软榻上阅览着一封书信,看完信后,他抬头问对面端坐在软榻上的人:“文若就这么将自己卖了?”

“叔叔有一展抱负之地,攸很高兴,奉孝难道不高兴吗?”说话的人要比卧在软榻上的人大上十好几岁,可他与对方说话的语气却很是平和,似乎他们就是平辈之人。

软榻上的青年是郭嘉,与他对话的是荀彧的大龄侄子荀攸。郭嘉听了荀攸的话,笑了起来,他眯着眼睛道:“公达,文若的心思你还不知道,你觉得董卓跟他会是一路人?”

这也正式荀攸担心的地方,从信中他看出了自家小叔叔对董卓的推崇,可但凡有这种能力的人,都有征服天下的心,董卓会甘于人下吗?他知道小叔叔的心思吗?若果知道了,又会怎么做?

郭嘉翻了个身,问道:“你到我这里来,是想让我去凉州?”

荀攸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道:“听闻有一只悍勇无比的凉州军撕开了黄巾残党的封锁,将困在不其山的郑老接走了。”

郭嘉眉头一挑,看向荀攸的目光很是犀利,过了一会儿,他道:“公达,听嘉一言,将你那黄门侍郎的官职辞了吧,何进所谋之事,定不能成。”

“攸是辞官回颍川的,待家事安顿好,便准备西去,不知奉孝可愿同往?”荀攸说完还拍了拍腿,显然他来阳翟之前,就已经将一切打算好了。

郭嘉坐了起来,他又将荀彧那封信拿起来读了一遍,“隐居在这个地方,也挺没意思的。”

荀攸眼中浮起笑意:“所以奉孝的意思呢?”

郭嘉站了起来,任由外袍松松垮垮地挂在肩膀上:“但有所求,不敢辞耳。”

第177章 三国建功忙(16)

从颍川到凉州路途遥远, 中间还有无数的黄巾余党, 山匪,甚至官府阻挠,为了顺利抵达, 郭嘉和荀攸将目光放在了甄家商队身上。

待这二位登门之后,甄尧才明白当初跟荀彧签的那份合作契约的另外一个作用,甄家商队成了投效凉州有识之士的免费保镖。得知真相后, 甄尧气得咬牙切齿。

即便再不甘, 甄尧还是妥协了, 他爹和他兄听说荀彧和崔琰的境遇后, 都延缓了替他举孝廉的时间,他俩都觉得凉州大有所为,跟着董卓会比跟着当今朝廷有前途。做生意的,谁不想像吕不韦那样奇货可居呢?可甄尧没想到的是,他的一番讲述,不仅打动了他爹和他哥,还打动了他妹。

甄尧他爹甄逸, 有五个女儿, 最小的女儿甄宓是光和六年生的,如今才五岁,啥也不懂, 甄姜是大女儿, 如今刚好十六岁, 是可以嫁人的年纪了, 家里正为她寻摸夫婿。所以甄姜吵着要跟着荀攸他们一起西去的时候,甄母跟天塌了一样,逮着甄尧骂了个通透,骂他不该跟自家妹妹讲那些出格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