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蓦地感觉到身边之人的目光灼灼地盯住了她,暴风般的无言警告几乎阻断了她的话头。她暗自定了定神,平静地将后半句说完。

“……将暴雨引入长江,楠郡百姓才幸免于难。”

空气短暂了沉默了片刻,仿佛炸弹引爆后的失聪。须臾,只听玉帝用晦涩不明的语气问道:“你怎么知道杨戬伪造圣旨?”

“伪造圣旨”云云不过是个上天“揭发”的由头,有这么个由头做幌子,便会让人相信“暗挖沟渠”的谎话才是无意间托出的“实情”。

反正已是欺君大罪,敖寸心当即皮笑肉不笑地直视玉帝,别有所指地道:“如果真下了几个月的暴雨,必将夺取数万条性命。陛下圣明,断不会下这样的旨意。”

玉帝当时并未发作,只冷冷一笑,“既然如此,为何直到今日你才上报天廷?”

敖寸心悄悄瞥了一眼立在半尺之外的杨戬,心下倒没什么畏惧,反而为顺利堵住了他的嘴而暗暗得意。她早就盘算好了,自己这一番说辞托出,一举便将了杨戬一军,使他根本无从“翻案”。倘若他此时站出来指控她所言为虚,就等同于扣实了她的欺君之罪,于是他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乖乖由着她来掌控大局。

“小仙虽然对杨戬恨之入骨……”她像是敏锐地察觉了这一针扎下去带给某个人的痛觉,顿了顿才继续道:“……但毕竟和他有过一千多年的感情,本想替他瞒下,但近年来杨戬倒行逆施,小仙对其实在忍无可忍,再不敢助着此人欺君罔上,这才愤而上报。”

王母听她直言指责杨戬,实则句句暗骂玉帝,知道此人留不得了,正好用来保住杨戬这颗还算得力的棋子,“陛下,杨戬的确对臣妾说过,没有查出是谁挖的沟渠。”

那道圣旨本就为惩戒楠郡百姓而下,召杨戬问罪为的就是暗挖沟渠之事,现在既然“真凶”自首,又有王母在旁鼓动,也就可以宣告结案了。

玉帝嘴上就着敖寸心那套“冠冕堂皇”的暗讽夸赞她顾全天家颜面有功,下一刻便厉声下旨将敖寸心即刻推出天界。杨戬从中强阻,玉帝既收了撤官之心,便不想在这点小事上多费精力,颇为从善如流地将话到口边的“打入万劫不复之地”临时改为“褫夺西海三公主封号,贬为普通龙族,永世不得离开西海一步”,并看在司法天神的面子上由其亲自将人押回西海。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凡间已过一月有余,时属盛夏了。西海的风却丝毫没有沾染陆上的暑热,吹得人肌肤生寒。

敖寸心随杨戬一同降下云头,方踏上故土便不由分说地被一双坚硬的手臂箍入怀里。

“寸心,对不起……”沙哑的嗓音几乎焚作了灰烬。

“什么都不要说。”敖寸心靠在他的肩头,孩子似的贪恋地闭了闭眼,“我以为,我再也不会感受到你怀抱里的温暖了。”

一别经年,她的二爷独自在那无人之巅履冰临渊,如今一身轻铠,怀抱里的最后一点温软只她独自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