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页

至于明朝朱氏皇帝的后人,则是被道圣旨贬为庶民,却赐下府邸座,命令他们接旨之日便立刻搬入,名为赏赐安抚,实则乃终身软禁。

郑克爽接圣旨,面上却殊无开心之色,只是按照规矩对康熙三跪九叩谢完隆恩后,就随意找个借口离开。

他前脚走,后脚朝堂上各位大臣就开始议论纷纷,不少人跳出来弹劾他目无君上,顶顶压死人的大帽子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扣上来。

康熙却丝毫不以为意,反而对那些弹劾郑克爽的大臣大加斥责,他们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摆明副要袒护郑克爽到底的架势。

众大臣全都是帮见风使舵的角色,看到皇帝对郑克爽如此袒护,自然是立刻个个转口风,甚至还不惜挖空心思夸赞起郑克爽来。

康熙冷眼看着帮跳梁小丑在自己面前表演,脑中却不由得闪过那人离去之前,眼中那落寞与无奈的神情。

他心中也知道,自己次逼郑克爽献出台湾的手段委实不够光明正大,郑克爽心中有怨也是经地义。

只是,他却完全不知道,经此事后,自己是否还有机会,能在那人心中占有席之地?

110计划行刺

得知刘国轩献台,郑克爽封王的消息后,陈近南便更加沉默寡言。随后却时不时地开始外出,同时消失已久的高彦超也开始经常造访,似乎两人在暗中策划着什么。

郑克爽为种情况感到暗暗心惊,生怕陈近南因为时的不理智,而做出什么无法挽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