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伍旭之后,伍白回到书房,萧子墨正在写课案,他之前去国子监给学子们授课,后来不少学子都夸赞他讲课生动,鞭辟入里,于是他的师兄再次邀请他去给学子们授课,他便是在为授课做准备。
萧子墨发现伍白神色不对劲,他开口问道:“你怎么了?”
“皇兄方才来府上了,他查出一名太监与我们那日在码头上遇刺的事兴许有关,不过那名太监的关系太过复杂,我一时也分不清他到底是谁的人。”伍白皱着眉头说道。
“咱们把他抓起来审问一二,或许就知道了。”萧子墨安抚道。
“你说的有理。”伍白赞同道。
接着两个人坐着马车进宫,去到那位太妃的宫里,谁知道他们刚到宫里不久,就得知那位太监上吊自杀了。
这下子,伍白不用审问,都知道这名太监肯定参与了码头那事里面,随后伍白让人把那太监的屋子搜了个遍,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证据,他与萧子墨只能暂时放弃这条线索,离开皇宫。
三年后,红薯遍布整个大穆,彻底成为家喻户晓的东西,几乎每一户农户家中都种有红薯,各地再无闹饥荒的消息传来。
伍旭坐着马车来到伍白府上。
“皇兄,你今日怎么有空来我府上?”伍白好奇地问道。
自从伍旭负责推广推广红薯种植之后,就变得忙碌起来,伍白也经常见不到对方的人,每次进宫,对方都没在东宫,更遑论对方主动来他的府上。
“如今红薯推广的任务完成,我自然有闲暇来你府上逛逛。”伍旭解释道。
伍白笑着说道:“皇兄这几年辛苦了。”
“为百姓们做事,皇兄并不觉得辛苦,倒是你们两个,明明这红薯是你们发现的,如今却没有人知道,皇兄每每想到这个,就十分惭愧。”伍旭叹息道。
“皇兄说这话就见外了。”伍白摆手道,“这红薯不管是谁发现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天下的黎民百姓们不用忍饥挨饿。”
伍旭失笑道:“你说的对,是皇兄说错话了。”
萧子墨开口说道:“白哥儿一直盼着殿下来府上,殿下不如就留下来用午膳?”
“好啊!听说白哥儿用红薯做出一种粉条,味道鲜美,我今日是有口福了。”伍旭含笑说道。
“哈哈哈……”
接着三人朝着膳厅而去,玲珑已经把饭菜准备好。
落座之后,伍旭扫了眼桌上的菜色,问道:“怎么没有看到那个粉条?”
伍白指着汤菜,说道:“粉条沉在汤底下。”
“是这样啊!”伍旭明白道。
众人一番酒足饭饱,伍旭夸赞道:“这粉条的味道真不错,滑嫩爽口。”
“皇兄若是喜欢,一会儿我让玲珑给你装上一些干粉条带回。”伍白提议道。
伍旭点点头,道:“好啊!”
吃过午膳,三人再次回到大厅。
这时,门房走进来说道:“公子,驸马,这是萧老爷派人送来的信件。”
萧子墨接过门房手里的信件,当场打开信件看起来,看完之后,萧子墨脸色大变。
伍白瞧出不对劲,他担心地问道:“子墨,父亲在信里说什么了?”
“父亲说永源府发生洪灾,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想问问我们朝廷派去的救援什么时候到。”萧子墨缓缓说道。
话落,伍旭与伍白同时震惊道:“永源府发生洪灾?这消息准确吗?朝廷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