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二毛钱一斤,半斤也可以,都帮煮。”

他们包的饺子大个,一斤饺子也就二十个左右,这年头下地干活的男人哪个吃不完一斤饺子的,半斤饺子那还不够塞牙缝,于是几个男人都一人要了一斤的饺子,还让煮好在这里吃的。

见着人多蔡春梅就先收了钱,就让大家先找个位置坐,等煮好了她再喊人来拿。

没多久煮好的饺子端出来,几个男人一人端了一碗饺子走,坐下来就是埋头吃,吃得头都不抬一下的。

后面来买东西的村里人见豆腐坊做豆腐饺子卖,见着新鲜,口袋里有钱的都舍得买点回去尝尝,少的买一斤半斤,多的买个三两斤回家去全家人尝尝,所以很快的豆腐坊做出来的饺子就全部都卖光了,再后面来的人就买不到了。

“饺子卖完了卖完了,要买的明儿再来啊。”

“这么快就没了吗?”

“今儿做的少,等明儿多做一些,你们早些来就有了。”

蔡春梅他们几个也没想到他们的豆腐饺子会这么好卖,才一个小时不到的功夫就全部都卖完了,大多数的男人都是在他们这儿煮好了吃,女人来买就会拿回家去煮。

其实他们也更愿意卖生的饺子给人回家去煮,也好过他们还要帮忙煮熟,帮忙煮熟得出柴火不说,还要出香油和葱花,前头还得有个人在厨房里面站着煮,后面等人吃完了还得洗碗筷。不过生意好是真的。

头一天的豆腐荠菜饺子卖得好,第二天陆锦又推出了鲜笋鸡蛋饺子,价格和前头的豆腐荠菜饺子一样,都是二毛钱一斤,还提供免费帮煮好的服务。

村子里知道他们豆腐坊卖饺子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意就越来越好。

一年到头也就农忙时节村子里的人最舍得吃,一些社员们刚从地里干完活上来,一脚的泥都还没有洗,一看就是连家都没回的,回村的路必须是经过他们豆腐坊的,许多人闻着他们豆腐坊这里煮饺子的香味,肚子又饿了,就懒得再走那么远的路回家去吃午饭,就上他们这儿花上两毛钱买一大碗的饺子填肚子。

两种饺子的味道都十分的好,有的人喜欢吃豆腐荠菜饺子,有的人喜欢吃鲜笋鸡蛋饺子,也有的人两种饺子混着一起要的,总之都随意。

兜里的钱再多一点的人,会再花五分钱买一块卤豆干让帮切好放到碗里,一小碗的卤豆干和一大碗的饺子,一个大汉都能填饱肚子。胃口要小一点的人就要半斤饺子,也能在这里煮好了吃。

每天村口这里都是最热闹的,有的人在豆腐坊吃过饺子会走回去家里歇会儿的,但是也有的人在村口这里的树下坐下来闭会儿眼,休息一会。也有那精神头十足的,休息都不用,三五个人坐在一起聊天乱侃,下午到了时间继续下地去干活。

***

过没几天,村子里一些精打细算的妇人们觉得花两毛钱一斤去买的豆腐野菜饺子太不值得了,他们要是花两毛钱去买豆腐回家去能弄一大盘的饺子,做了能全家人一块吃了。

如果是做鲜笋鸡蛋饺子他们连花钱买豆腐都不用,上后山去挖几根笋子回家,再炒两个鸡蛋拌个馅儿,和点面粉就能包了,下锅一煮,捞起来不也得是一大盆了?

“不就是豆腐野菜饺子吗?咱们自个去地里摘点野菜,上豆腐坊去买两块豆腐回家自个弄,不得比花两毛钱去买一碗划算吗?”

“就是就是,都是地里摘的,咱们明儿去摘几把野菜回来自个做。”

这些精打细算的妇女们在背后一议,觉得他们不需要花那个冤枉钱去买一碗饺子吃,还不让家里的男人花钱去卖了,几个妇女隔天一早就组队去摘野菜的摘野菜、挖笋子的挖笋子,当天回家就做了饺子。

把饺子做好端上来的女人还一脸骄傲的问自个家男人道:“怎么样,我都说了饺子咱们自个家里也能做,以后甭花那个冤枉钱上外头去吃了,要想吃就跟我说,咱们在家里做,还省钱!”

只是同样是荠菜豆腐饺子,这些在家里做的妇人们舍不得下油,做出来的饺子干干瘪瘪的,没油没水,哪里能好吃了。还有鲜笋饺子,豆腐坊卖的鲜笋饺子一口咬下去是又脆又香的,但是他们家里做的这些都是什么玩意?

小孩们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自然是说好吃的了。

只要吃过豆腐坊的饺子的男人,再吃家里的媳妇做的饺子,都总感觉相差得太远了,一些不怕媳妇的会直言不讳的说一般,但是一些怕媳妇的男人会强颜欢笑,一边吃还要一边夸媳妇儿的手艺好云云之类的。

而让陆锦欣喜的是,他发现村子里结伴去摘野菜和挖竹笋的人多了许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妇女和小孩,这个时候也只有这部分人才有点空闲去干这些事情,因为男人们大多下地去干活了。

他们豆腐坊的饺子生意热卖了几日后,就逐渐的趋于平稳,每天也能卖出三十四斤的饺子,但是再多就没有了。

这一天陆大队长还带着几个小队长和社员们上他们豆腐坊来吃饺子,一人一大碗,一下子就去了十几碗。

“小锦师傅,大队长带人上咱们这儿来吃东西,钱咱们是要收还是不收?”

“收啊,怎么不收了,咱们该怎么收就怎么收。”

在蔡春梅偷偷的过来问他的时候,陆锦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说要收钱,做生意哪能不收钱啊?哪有村干部们来吃东西就免费的,那要是这一次不收,以后村干部不是可以上他们这儿来白吃白喝了?他们当然是坚决杜绝这种恶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