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园坚定了心意:“我虽然不能和她上战场,不能替她领兵打仗,但好歹要为她守住皇城,以安大臣之心,使她免除后顾之忧。怎能置身在事外,贪图安逸呢!”
“那孩子呢?她的安危你想过吗?”韩喆企图以孩子打动姚园,使她放弃回宫的打算。
姚园目光如炬,没有丝毫迟疑:“身为我的孩子,如果连这点苦都不吃,将来如何存活于世。她是皇上的孩子,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就算她志不在此,也该凭借自己的能力摆脱困境,而不是缩在我的怀中,贪图安乐。”
“你决定了吗?”韩喆看着姚园。只有心心念念着一件事时,这件事情的成功率才会大。她说的这些话,无非是为了激起姚园的斗志,从而在惊险的朝堂上安身立命。
姚园站起身,满眼无悔:“再无更改!”
“好!这才是我认识的姚园!”韩喆喝彩,拍案而起。
姚园沉思片刻,想起了一件事:“韩喆,我还需要你为我办一件事。”
“你说!”
“你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苏秦?”姚园眸光流转,这下看的史记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苏秦?”韩喆想了想,“那个纵横家?”
“对,就是他!”姚园说,“今日起,我要两个像苏秦一样的人。能言善辩,胆识过人,头脑灵活。我要两个这样的人出使古兰、朝纥。”
“可是,古兰、朝纥和鞑虏缔结盟约,去了,岂非是送死?”韩喆疑惑。
姚园道:“《史记》上说,秦国灭六国,除了兵强马壮,国库充盈,政策严明之外,还有一条就是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古兰、朝纥位居西北边陲,中间隔了鞑虏,他们结盟无非是瓜分大元的领土,而鞑虏是游牧民族,对于耕织一窍不通,他们要的不过是金银财宝和粮食。这三个国家中,鞑虏的势力最强,就算他们取胜,到时候鞑虏独大,对古兰和朝纥也不是什么好事,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不是不懂。我读元杂记,上面说,古兰在西北沙漠,物品稀少,全国吃水全看一小片沙中绿洲,大元开国之初,允准古兰自天山引水,而古兰进贡汗血宝马为回报。朝纥以金业为主,粮食短缺,因此大元开通贸易,允准两国互商。只是近几十年来的两代皇帝甚少重视与他国贸易,轻视古兰和朝纥,又惧怕鞑虏,致使古兰因缺水连年迁徙,朝纥因缺少粮食高价从焕国购买。若是我国重开集市,并许之于利,双方互惠交往,我想,就算他们不帮大元,也不会助鞑虏,到时候鞑虏后继无力,于我方也是幸之大幸。”
韩喆别有深意地看着冷静自持,娓娓道来的姚园,终于明白了今日的姚园早已非昔日的吴下阿蒙。虽然她早就知道园园并非池中物,但这样处处透着上位者智慧和气度的姚园还是第一次见。此时的姚园,恐怕连她自己都没有发现,越来越有皇后的魄力了……
半月后,皇后病愈,返朝监国,窦承章、张世良、赵臻和康存志四大臣辅政。七天后,皇后于太和殿秘密召见韩喆,十日后,皇后下旨两队队伍出使古兰和朝纥。出使队走的第二天,有两个从南浙而来的世外隐士携国书秘密潜入古兰和朝纥。
两月后,古兰和朝纥忽然变节,撤兵回国,鞑虏兵由三十万骤然将至十五万。三月后,大元节节败退,先后丧失陈州、牧原两城。半年后,姬元懋披挂上阵,身先士卒,大元在垓州首次取得胜利,军心大振。一年后,鞑虏后退五十里,大元收复牧原、陈州。两年后,范玮琛深入敌军,取得敌情,大元在德州取得大捷,歼敌十万,鞑虏汗王格尔吉吉汗投降,向大元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