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是信息时代,但如果有人要存心隐瞒自己的信息,不是太难的事情。比如现在有不少这样的公司,专门帮人抹杀网上的个人信息。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有需求就有市场。
我们在路上吃了饭,回到唱片公司。
真是不得停歇,吃饭的时候我提醒乔希宁下午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是关于他的新专辑的定位。唱片市场不景气,不独国内,全世界亦然,但出唱片是歌手的本职工作。有了唱片,才有演唱会、商业演出、广告等。
这样的会议,我不必在场,回去后先跟总监报道,那里得到了未来一周乔希宁的安排行程后,我把计划输入了电脑,转发到乔希宁的手机上,去茶水间泡了杯咖啡。
正是下午茶时分,茶水间人不少,正是热闹。
人多的地方永远嘴杂,各种流言满天飞。据说每个公司百分之七十的流言都是从茶水间传出,我虽然没有科学的计算过,但对此深信不疑。
之前的两个多月我跟着乔希宁在各大城市巡回演唱会,在公司的时间不多,听到他们谈起各个艺人,觉得无甚话题。乔希宁正是人气火爆,一时风头正劲,不少助理跟我旁敲侧击地打探消息。
敏姐之前说不必在意他们,又教我如何装聋作哑,但我还是应付得颇为吃力。
我端着咖啡悠悠然回到座位,翻开电脑刷着常去的技术论坛,认真思考辞职一事。
直到大哥的电话把我从思考中叫醒,他说晚上一起吃饭。他在饭店已经定好了桌子。
我假装欣喜,笑得十分谄媚狗腿:“大哥,你出差回来了?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