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在一次和导师的例会之后,覃斌把唐宓和陈卓航留了下来,递给两人一份文件。

“我们学院今年和伯克利有一个为期半年的交换生项目。”章斌说,“只有一个名额你们可以试试。”

两人都有点吃惊研究生课程时间很短,交换项目通常不容易开展,即便展开名额也有限。这次的合作项目是学校和对方高校刚刚谈妥的,机会非常难得。

伯克利的商学院是美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对交换生的条件要求比较高,比如绩点,gat的成绩,唐宓吃惊地发现,硬件条件自己居然完全满足了。

陈卓航仔细看了看要求,非常遗憾:“gat的成绩我没有。不过唐宓是考过的?”

“考试成绩如何?”章斌看了看唐宓。

“大四的时候顺便考了一下,比要求的成绩高一点。”

“那就是很好的成绩了。”章斌满意地点头,“那你回去准备资料,在规定日期交到学院去,学院通过之后,我给你写推荐信。

唐宓有些犹豫:“可以吗?”

“能去伯克利交换的硬件要求很高,学生里能达到这个标准的估计不超过百分之五,再加上我也会推荐,你很有希望。”章斌说,“在这个行业,有海外背景会更利于发展。你是应该出去看看美国的商学院是如何学习的,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我考虑一下。”

这事真的是大事,唐宓确实难以决定。硬件条件虽然满足,但要出去可不是那么简单,光是学习目标的文章都要写个两三篇,而且如果被选中,还有非常多的麻烦事儿,各种办手续、找房子,换汇、迎接面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