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在文化社科方面实力不够,但是隔壁的哈佛有相关课程,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很厉害,两所学校可以互相选课并且互认学分,她便跑到哈佛选了这门国际组织学。

郗羽满脸阴郁地叹息:“我是听说这位老师水平不错,同学们的评价也很好所以才选的,没想到他刁难我啊!说我的论文写得不好,每次都给我低分……是的,我知道我的论文是不太好,但我的专业又不是政治,我这门课纯粹就是了解一下国际组织的运作方式,他却说什么‘既然选了我的课就要做到最好’!做到最好需要付出多少时间?每篇论文都要去看一大本书才可以写出来啊……我每天搞数据都快要累死了啊!”

麻雀理工学生的功课压力之大在全美高校中都是翘楚,能够在百忙之中选修一门和专业无关的课程,唐宓真是挺佩服她。

“你真的觉得不合理的话,可以去投诉他。”

想起伯克利的制度,唐宓委婉地给出了建议。

“我没考虑过投诉。”郗羽摇了摇头,“他指出的论文中的问题也是确实存在的……重点是,就算拿不到学分,我也学到了知识吧,虽然代价太心酸了。”

“这倒也是。”

“哼哼,昨天他还叫我改论文,我不伺候了!我已经做好拿不到学分的打算了,虽然这将成为我人生历史里最耻辱的记忆之一……”

学霸无赖起来,破罐子破摔的水平也不逊色学渣。

“我觉得,有时间的话你还是改改论文。老师看的也许就是你的态度呢?反正期末考试到了,忍忍就过去了。”

虽然说了“投诉”,唐宓内心还是觉得,李泽文不是无事生非无中生有的人,更谈不上是那种刁难学生的坏老师——而且唐宓隐约觉得,李泽文对郗羽的印象应该并不差。李泽文能在三十岁之前做到哈佛的助理教授,对他来说,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他会浪费时间在一个不喜欢的学生身上?唐宓估计,要是李泽文对郗羽印象不佳的话,一定马马虎虎带过,忽悠忽悠就算了,怎么可能还细心批改她的论文提出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