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青朗本来也没准备正式工作,替他斟了杯茶,婉拒道:“谢谢您的好意,我还得上学,可能时间上没有办法协调,如果你觉得这个味道满意,我们可以合作,如果您觉得不符合您的期望,也没关系。”

“孟老师还是个学生?”

冯老头摇着扇子插话:“那是,京华大学的呢。”

像是有了金字招牌一般,刘经理看他的眼神立即不一样了:“原来是这样,还是学业重要。”刘经理低头想了一会才接着说,“我这次来是有两个方案,如果是现在的味道,买断的价格可能需要重新商量,分成的话,我们之前讨论过能给的价格,您看……净利润的10%,您满意吗?”

这比孟青朗预想的要高,毕竟……虽然没怎么吃过市面上的糕点,他私心里觉得是没有太大竞争力的。

“我有一个要求,可能……我想偶尔会抽时间做一些糕点外卖。”

刘经理皱眉,他们是想用美食刊上孟青朗的“怀念”做噱头的,有孟青朗的“作品”对比,他们的绿豆糕明显会被比下去,虽然销量可能影响不大,但是比起某一类产品的利润,养品牌的价值更高,如果说起“容鼎斋”大家想到的是“怀念赝品”,很难说会不会有坏影响。

刘经理思考了一会才说:“这样,我们可以签署一份合作协议,容鼎斋收取5%的寄售费,产品的包装售卖我们全包了,只是希望包装上可以印制比如容鼎斋·孟之类的标签,表示两家合作,实际上我们利润、责任分割。”

停了一会,刘经理又加了一句:“食品类的东西,我们还是担着质量风险的,希望每次您能有余量供我们抽样测试,不是不相信孟老师的为人,作为一个公司整体,我们有需要承担的责任,寄售费5%不算高了。”

刘经理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孟青朗也理解,从容鼎斋买回家的东西,又印着容鼎斋的商标,如果出现问题,砸的也是容鼎斋的牌子,他自己做外卖也麻烦,平台也会抽费,而且只靠那本美食周刊,他还真担心能不能卖出去,有容鼎斋的牌子就不一样了,而且5%确实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