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淼淼勾唇一笑,“还是不要期待他们过来玩的好。“

王秀娟听得云里雾里的,心想着可能和她妈有什么矛盾,便不再多提。

接下来的几天,陈淼淼和王秀娟早上卖玉米,下午种树苗。

十月份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玉米开始收成了,车站开始有人卖玉米了。

同一个地方就有三家卖煮玉米的,愿意买的人却少,生意实在难做。

余家仓库里的玉米这时也正好卖完了。

王秀娟手里拿着六百多块钱的手都在颤抖,她只是种庄稼卖,要卖多少年才能卖到这么多钱啊!

这一切都归功于陈淼淼,所以陈淼淼提出要拿五十块钱去车站做生意的时候,王秀娟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陈淼淼用批发价格每三角一斤的玉米收了同村一百六十六斤的玉米。

王秀娟有些不理解,车站的煮玉米已经不赚钱了,陈淼淼为什么还要收这么多玉米?

这不是浪费钱吗?

可是接下来几天,陈淼淼的表现又让王秀娟震惊了。

陈淼淼先是将玉米棒子上的玉米粒剥下来,用灵水泡上一整夜,然后将玉米粒加水磨成浆。

在玉米浆里加入糯米粉,然后和成团做成一个个玉米粑粑。

陈淼淼做的玉米粑比之家里做的有些不一样,以前家里做的又硬又没味道,她手里的外酥里嫩。

加上玉米自身的甜度,和灵水的作用,就算不加糖玉米粑也甜甜的好吃的很。

陈淼淼一口气做了一百多个玉米粑才罢休。

第二天一早,陈淼淼将自己做的小灶搬上了三轮车,然后带上小锅和做好的玉米粑就去了车站。

玉米粑本来就是熟的,陈淼淼只需要起油烧锅,将玉米粑热一下,传出香味吸引车站人来人往的人就可以了。

坐车的人好多都认识她,这次见到陈淼淼不卖煮玉米该卖玉米粑了,心中好奇,就想买一个来尝尝。

“多少钱啊?“

“五角两个。“陈淼淼笑着回答道,“加量不加价。“

“五角钱好贵哦,不好吃的话就白白浪费钱了。“有第一次过来的人不明情况有些抱怨的开口道。

不用陈淼淼解释,就有人帮她说话了,“小姑娘家的玉米可好吃了,煮玉米是我吃过最好吃的。“

“其他家都没有他家甜糯香,我觉得这玉米粑,也可以放心买。“

“给我两个试试。“

……

有人开了头买尝过说好吃,自然就有人跟风开始抢。

卖玉米的几家生意惨淡,陈淼淼这边却被人围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