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君尧又抿了口茶,寻思了好一会儿突然站起身,目光炯炯道。
“卿卿!”
“朕当真是忙糊涂了,这样的想法竟被你想了出来!”
“你哥哥是如此!那全天下不知有多少你哥哥这样的人等着朕去发觉!”
一想到这个。
他兴奋地连觉也睡不着。
当即起了身,把刚在隔壁下人房里睡下的李盛安生生薅了起来。
“去御书房!”
“把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人,全都给我叫来!”
李盛安那个郁闷啊。
“皇上,现在?”
现在已经二更天,别说各处宫门已经落锁,恐怕连城里的宵禁都下了。
这会儿叫人进宫,为什么不等明天呢!
赵君尧狠狠瞪了他一眼。
“怎么?现在不行?”
李盛安后背发寒腿一软。
“皇上,奴才有罪!“
“奴才一时忘了神,奴才这就去叫人传话去!”
说完带上两个徒弟,服侍着皇上一同出了端凝宫的门,匆匆往御书房去了。
当晚。
赵君尧和几位朝廷尚书足足商议了大半夜。
一直到天蒙蒙亮快要上朝的时辰,才放人回家。
也不知商议成了什么结果。
总之,自那天起赵君尧脸色都好了很多,疲惫之色尽消。
最要紧的是,他忽然不忙了。
第1231章 猫儿很肥,她很美!
除了加开恩科和广开引荐之路外。
赵君尧还另外推出了一系列选拔人才的考核制度。
朝堂就是再缺人才也不能什么人都要,宁缺毋滥是真理。
夏如卿寻思着。
这和现代西方教育的严进宽出差不多,来者不拒是真,要求高也是真。
不过总体来说,这样的条件还是很诱人的。
毕竟,大楚朝的有才之士远远不止几百人。
……
新政策和新制度出来,也就等于问题有了解决的办法。
赵君尧下旨让礼部、翰林院和吏部严格执行此事,不得有误。
自己却偷空闲了下来,好好歇了几日,将前些日子没养足的精神全都找补了回来。
每日下了早朝。
上午把折子批完,中午去端凝宫用中饭并午歇。
下午去御花园赏花赏景,或者就留在端凝宫里看夏如卿忙来忙去。
其实她也没什么好忙的。
孩子们念书的念书,习武的习武。
她自己闲的要长毛,又学不会那些大家闺秀吟诗作画的风雅。
就让小竹子把后园子的荒地开垦出来,继续种上瓜果蔬菜。
另外荷花池里的水也清一清,养上几尾金鱼。
赵君尧负手立在廊下。
夏如卿则穿着一身月白色家常布衣,头上挽着最简单的发髻,一应金银凤钗全都不要,只戴了一株由桃木藤打磨而成的木钗,尾端坠了一只指甲盖大小的蜜汁色古玉。
她未施粉黛素面朝天,手里捧着一掬掬黄土,像模像样地培苗、浇水。
她弱柳扶风的娇小身躯穿梭在一拢一拢的地里,像一朵阳春三月自由自在的柳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