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如回走了大半个时辰,问了许多人,七拐八弯的,终于在一个巷子里找到了宝应绣坊。
郑当家说,这里的大师傅宝应绣非常了得,所以就取了这样一个名字。绣坊在京中开了十来年,因为绣娘不多,接不了大的活,所以在北方乃至京城都是不温不火的状态。
而且,燕京的锦绣坊素来霸道qiáng势,这里大大小小的秀坊,被他们压的抬不起头来。
她上前敲了门,开门的是个三十几岁的妇人,包着蓝底的花布,看着她上下打量着,苏婉如取了帷帽朝她笑笑,道:“劳驾,我是经仓大米行刘婆婆介绍来做绣娘的。”
“就是你啊。”妇人细细的看着她的脸,簇了簇眉头,“刘婆子没说是个漂亮小姑娘。你一个人来京城的?今年多大,成亲了没有?”
和锦绣坊一样,对绣娘的管制都比较严苛,毕竟是女人,行走在外注意的事qg总是多些。
“我和家中兄长一起来的,他有事先去办,过几天再来找我。”苏婉如笑着道:“我今年十五,还没有成亲。”
妇人点了点头没有再问什么。
绣坊并不大,是里外三进独立的院子,前面是个大平房,四周挂着漂亮的帘子,阵阵香气从里面飘出来,妇人指着那间房道:“寻常大家都在一起做事,我们人少在一起热闹。姑娘以前在哪边做事,还是都在家里接活的?”
“我以前在应天的一家秀坊里待过几个月,后来我家里的兄长要来京城,我就跟着一起来了。”苏婉如说着跟着妇人一起,在隔壁的一间房外停下来,道:“姑姑,刘婆婆介绍的绣娘来了。”
“让她进来。”里面有个声音应了,妇人就推门进去,和苏婉如道:“我们姑姑在里面,你有事和我们姑姑说。”
苏婉如颔首,一脚踏进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