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偃武见赵璟满脸失望,而王李氏明显已经不想聊这个话题了,继续下去,有可能就会谈崩,可不提就不知道王琪的下落。左右为难之际,偃武决定赌一把。

“这不对呀!我们大梁国以孝行天下,王琪父母早亡,王大人又在外做官没空回来。王琪身为王家的长房长孙,理应在祖母跟前尽孝,哪有把老人家一个人扔在这里的道理?这也太不像样了!”偃武皱着眉道:“外面的人都说王公子是谦谦君子,人品贵重,如今看来,倒是言过其实了。”

这话似乎说到了王李氏的心坎上,虽然听不懂“言过其实”是什么意思,但她还是知道赵璟是说王琪不好。

其实这段时日,王李氏还是很心虚的。当年,王琪在王家最为风光的时候叛出家门,和家里划清了界限,惹得整个平遥县议论纷纷。不管明面上的原因如何,但谁都不傻。平遥县的大部分人都认为,王琪是没了父母撑腰,被叔叔不容,实在过不下去了,才被挤兑出来的。王李氏虽然尽力在外面败坏王琪的名声,把一切的错都推到他身上。但王烽还是落了个以大欺小的罪名。

后来,王家垮了。王烽身死,王隆被发配,王耀也被贬到了一个偏远的地方当了个小吏。王家只剩下孤儿寡母,孤苦无依,任人欺凌。反倒是王琪不计前嫌,料理了他们的生活。那些原本就看不上王李氏却不得不巴结她的贵妇人立马翻了身,来她面前冷嘲热讽,寒碜王李氏如今只能在自己最不喜欢的孙子手底下讨生活。

王李氏虽然生气,奈何还要靠着王琪照顾,自然不敢说他一句坏话。可如今不同了,眼前的两个年轻人是从外地来的,在平遥县没什么熟人,他们今天说的每一句话,都不会被其他人听见。

像是找到了知音一般,王李氏立马打开了话匣子,“我也不指望他能尽孝,只要不气我就不错了!眼下我是没办法,儿子死的死,不在的不在,只能靠着这一个孙子照顾。万一哪天我被气死了,估计都没人知道。”

见王李氏眼角微湿,似乎有一肚子的苦水吐不出,偃武抓住机会,忙问:“老夫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王琪苛责您不成?”

赵璟也道:“都说隔代人最亲,您为什么会和王琪的关系那么差?”

“哎,要说还是我这个当奶奶的不好,没有教好王琪。”王李氏却没有说王琪不好,而是假巴意思的把错都怪到自己身上,“琪儿的爹娘走的早,我心疼这孩子,一直把他养在身边,宠着惯着,什么都给他最好的,生怕他受委屈。琪儿的二叔和二婶也可怜他,对他比对自己的孩子都好。谁知这孩子长大之后,居然恩将仇报,还妄图霸占他二叔和堂弟的财产。”

“还有这种事?”偃武半信半疑的问。

若他记得没错,王家的生意一直在王烽手里,而王琪早就和王家断绝了关系,就连唯一的玲珑斋,也是自己出钱开的,和王家一点关系都没有。

王李氏没有注意偃武脸上的怀疑,继续声泪俱下的道:“琪儿这孩子平时不声不响的,其实肚里什么坏心眼都用。他妄图霸占家产,被发现后,我和他二叔只不过是略微责备了他几句。没想到他居然恼羞成怒,直接和家里闹翻了,还带着家里大部分生意出去另立山头。”

原来在王家的时候,赵璟就知道王琪和王烽王隆父子的关系很不好。当初玲珑斋开业之后,王隆见生意好了,便暗地里派人过来挖过马婆子,只是没有得逞而已。后来,王隆更是怂恿自己侍妾贾敏儿去勾引王琪,趁机给他下套。没成想被王琪提前识破,反而把王隆害的很惨。但是王琪和王隆争家产的事,赵璟还真没听说过。而王琪之所以和王家闹翻,似乎是因为不满王李氏硬把王隆的表妹许配给他。

“老夫人,晚辈听说,您膝下有三个儿子。王家的家产是这三个儿子一起打拼的,理应归他们三个共有,就算是分家,每人都能分到一部分。王琪的父亲虽然不在了,但他是长房唯一的儿子,理应继承长房的家产。”赵璟道:“但据我所知,王琪并没有经营任何王家的产业。他不靠家里的一分一毫,开了一个叫玲珑斋的店面。若是他真的那么蛮横无理,手里会只有这一个生意吗?”

没想到赵璟对他们家了解那么清楚,王李氏一噎,随即道:“你们也知道玲珑斋?”

“听王大人提起过。”看出了王李氏的底气不足,赵璟笑道:“当年在京城的时候,我还吃过玲珑斋的点心呢。只是后来,京中就找不到这家店面了。”

王李氏讪笑了一下,道:“原来是听老三说的呀。”

“是呀,老夫人。”赵璟穷追猛打道:“您能说说,王琪为什么不放着家里好好的生意不做,反而自己开了一家点心店吗?”

王李氏舌头稍微一打结,但还是想到了说辞,“玲珑斋怎么不是我们王家的生意了,那是琪儿和他二叔一起开的,若不是他二叔和弟弟出钱出力,玲珑斋怎么可能做那么大?”

煞有其事的谎话只要开个头,剩下的便越说越顺。王李氏继续狡辩道:“玲珑斋本来就是我们王家的生意,不过是被琪儿耍了一些不入流的手段,把店面给霸占了。可惜他哪是做生意的料,接手不久就把京城的店作没了。后来因为经营不善,连县里的店也没了。要是玲珑斋还在,我们王家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是这样……呀!”硬生生的把结尾的“吗”字换成了“呀”,偃武疑惑的看向赵璟,心道,这老夫人说的,怎么和他知道的不一样?难道是他记错了?

若一开始赵璟还在怀疑王李氏故意污蔑王琪,如今倒是可以确定了。玲珑斋是怎么办起来的,他比谁都清楚。当年玲珑斋开业的时候,王烽和王隆根本没有帮忙,更没有出钱出力,一切都是王琪自己张罗的。相反,为了防止被王烽父子发现,玲珑斋开业前,县里人都不知道那是王琪的店。就连马婆子做点心的时候,都不敢太过张扬。而玲珑斋之所以会关门歇业,是因为王隆怂恿涟漪下毒,跟王琪的经营没有任何关系。王李氏这话,简直是信口胡诌。

“王老夫人,晚辈实在不明白,既然玲珑斋是王家人一起开的,为什么外面的人只知道王琪,不知道王家二老爷?”赵璟的表情已经很严肃了。

王李氏却没有看出赵璟的不悦是针对自己,还以为他是气愤王琪的无耻行径,忙道:“琪儿那孩子鬼心眼多,玲珑斋里有个做点心的老婆子。那老婆子原本都穷的吃不上饭了,我儿可怜她,又见她做了一手好点心,就请她来店里帮忙。谁知道那老婆子见财起意,被王琪收买了,拿着点心的秘方要挟我儿,若是不把玲珑斋让给王琪,他们就拿着秘方出去另开一家店和玲珑斋打擂台。我儿见王琪铁了心的要独吞店面,想着反正都是王家的生意,谁来管理都一样,便主动退出去了。谁知琪儿居然带着玲珑斋出走,还把店给经营没了。”

这话简直是漏洞百出,偃武暗自心惊,王李氏不但说谎不打草稿,还把马婆子说成了忘恩负义,见财起意的小人。看着赵璟越来越沉的脸,偃武直在心中为王李氏默哀。

“如此说来,这位王大公子还真是人品奇差……碰上您这位慈善的奶奶。难怪他都不上门来看您,恐怕也是不愿意见您吧。”赵璟冷冷的道。

丝毫没有听出赵璟说的是反话,王李氏叹了口气,道“我也不指望他能对我多好,只要不苛责他自己的亲侄子就行了。你们不知道,王琪将我们家的主宅卖了,换了那么多银两,居然就让我们一老一小住这么局促的地方。若是他二叔还在,王琪绝对不敢乱来!”

王家大部分的财产都充了公,剩下的人老的老,小的小,不能出去赚钱,就算还能剩下一部分银子,也得用来生活。王李氏能有这么体面的宅子住着,还不知道王琪有没有往里面贴钱呢!赵璟不悦的想。

“不知王琪为何要变卖主宅,可是王家遇到了什么变故?”赵璟故意问。

王李氏脸色一僵,忙道:“还不是琪儿惹得祸,他自己做生意亏了,结果连累了家里。他二叔为了替他还债,生生给累死了。”

听了这话,偃武差点没笑出声来。这老太太可真会甩锅,敢情所有不好的事都是王琪做的,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看老太太说的煞有其事的,他若不是亲自调查过王家,知道王烽是怎么死的,恐怕真要以为是王琪十恶不赦了。

“算了算了,不说这些了。”见面前的两个年轻人一个沉着脸不说话,一个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王李氏也觉得自己说过了。她莫名的有些心虚,连忙转移了话题,“你们二位既然认识我小儿子,恐怕也是官场上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