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见到王生时,他正忙里忙外的收拾东西。王琪看着满院子的狼藉,笑道:“你这是在忙什么呢?”

“哟,少爷来了。”看见王琪,王生忙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跑过来道:“今儿天好,我家娘子让我把这些东西搬出来晒晒。眼下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您先去厅里坐着,小的忙完手头上的这些就过去。”

看着晾在台子上的一本本小册子,王琪随手拿起来□□:“你这是在晒书吗,为什么不多找几个人帮你?”

“少爷,别……”阻止了王琪翻看的动作,王生不好意思的道:“这些不是书,是我家娘子看诊的脉案。都是些内宅的太太小姐,不能随便让人看的。”

所谓脉案,是指中医看诊的诊断记录,里面会记载病人的病情以及开出的处方。常年给大户人家看病的郎中,手里都会有这些脉案,方便以后看诊,刘云和杏林手里就有王琪的脉案。王琪知道,有些病极为隐晦私密,是患者不想让人知道的。尤其是那些大户人家,更是把面子看得比命重。脑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王琪还没来及捕捉到便转瞬即逝。

十分理解的放了手,王琪笑道:“没想到你家娘子的医术这么厉害,来京城没几年,就深得这些夫人小姐的信任了。”

“公子太看得起她了。”王生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道:“也就是得了一两个夫人的青眼,跟大舅哥比,她还差的远呢。”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王生的脸上满是对自家娘子的赞许。

王琪也没揭穿他,而是道:“你也不必妄自菲薄。我今日来,就是有些问题想向你家娘子请教,不知她可方便?”

“今日一早,内人就和大舅哥一起出门看诊去了。”王生道:“公子不如就在家里吃午膳吧,小的估摸着,那个时候他们也该回来了。”

王琪爽快的道:“好,你先忙吧。”

“小的送您。”亲自把王琪送到厅里,又嘱咐下人好生伺候,王生便接着忙活去了。

王生说的没错,午膳前,杏林和王刘氏果然回了家。中午,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席间,王琪见杏林和齐小惠相处融洽,心中着实松了口气。

因着知道王琪此来是找王生的娘子有事,用过膳,钱氏便和齐小惠一起带着孩子们回去了。齐兴也寻了个借口离开了。杏林也想起身告辞,被王琪拦下了。

下人送上饭后茶点,王生便把他们都打发下去。

让王平安把赵璟准备的礼物奉上,王琪看着杏林道:“阿蛮也想过来,可这几日朝中事忙,实在脱不开身,只能让我代他向你赔罪。等忙过这段时间,他一定亲自登门致歉。”

“公子千万不要这样说。”杏林慌忙道:“那事已经过去了,我和贱内都没有放在心上。更何况马婆婆已经亲自上门道过歉了,劳烦公子回去转告小侯爷,请他不要在意了。”

两人相互客套了一会儿,见杏林果真没有介怀,王琪终于彻底放心了。

“我记得你家妹妹的病人都是内宅女子,今日怎么也把你给拉去了?”王琪看着杏林笑道。

杏林还没来及出声,王刘氏掩唇笑道:“公子,是这样的。今日李大人府上的娘子差人来,说小女儿生了疹子。妾身觉得那症状跟水痘有些像,正好大哥治这病比较在行,便拉他一起过去了。”

当年杏林在平遥县治好了丫头妹妹的水痘,因而名声大噪。之后但凡平遥县有出水痘的人家,都请杏林看诊。也难怪王刘氏会拉哥哥过去撑场面。

“原来是这样。”王琪看着王刘氏道:“这些年你一直在京城行医救人,可知道这位郎中?”

……

王琪将老郎中的名字和履历大概说了说。王刘氏耐心的听他说完,又低头仔细回忆了一下,这才摇头道:“京中有名的郎中妾身多少都听说过,不过从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虽然也没报多大的希望,但得到了否定的结果,王琪心中还是有些失落。

“公子,这郎中都死了二十多年了,贱内才刚到京城几年,没听说过也正常。”王生跟着道:“小的可以专门派人去打听,或许能问出些什么。”

“我就是随口一问,不必麻烦了。你们对外面也不要提起这事。”王琪道。

几人又说了会儿话,王琪便离开了。

匆匆回了侯府,王琪立马让王平安去孔云那里递了帖子。收到回复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奔去了孔云的住处。

孔云的病情依旧没什么好转,病怏怏的躺在榻上,脸色比前几日更暗淡,好在还算有精神。

两人先是寒暄了一句,王琪争得孔云同意,便让人把桌椅搬到他的榻前,然后准备好纸笔,开始着手画像。

仅凭一个人的记忆和寥寥数语画出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十分具有挑战性,好在王琪和孔云都有足够的耐心。两人从正午一直奋斗到晚间,期间王琪不知道改了多少回,直到桌上的蜡炬将尽,地上堆满了作废的纸团,孔云看着最后的成像,终于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