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若遇把箱子整理好放在门口,走过来。
“小姑,昨天姑父给我打电话问你的情况?”
“他回来了?”
“没有,在深圳,那边生意还没结束。”
“他找你说什么了?”
“就是问问你情况,我听他说话声音,很消沉的样子。”
“估计是没找到合适的女人。”
“什么意思,你们分手是因为第三者?”
“没抓到,不知道。”
“小姑,你要多体谅体谅姑父,在外面做生意真不容易。你是老师,不出差,每年几个月假期,
有保姆,有人给你带孩子,你真不知道一个人去面对一个世界是什么滋味,真不容易。”
“我工作也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评职称,发论文,还要应付学校那帮熊孩子,也很忙。”
“我也不是很了解你的具体情况,每个人都不容易吧。所以,你应该多体谅姑父啊,哪里找百分比合适的人,差不多还是和好吧。”
“你真的觉得,是我觉得不合就分开的吗,其实他也想分开。”
“怎么会?每次你们来家里,我看他都是对你都关爱有佳。”
“所以我才和你说,他是表面一个样,背里又是一个样。有半年左右了,他都是这样,一出了家门就对我冷言冷语的,你觉得我还能忍吗?”
“没两天就往深圳跑,说是跑业务。有时候半夜回家,一声烟味还…夹着香水味。我难道要事实摆在眼前,还是跟踪到深圳去?”
“你们还是再谈谈吧,也许有什么误会呢,我看姑父不是那种人,他问到你还是挺关心你的样子。”
“还有什么谈的,我提的时候他都没犹豫立刻就答应了。”
“改天我问问。”
“别问了,我想静静。”
“那毛毛怎么办,整天放奶奶那也不行。”
“我等段时间把出租的房子收回来,重新装修一下。”
“住原来的地方不行吗?距离有近,也方便。”
“他要把现在的房子卖了。”
“为什么要卖房子,这房子不在你名下?”
“嗯,那个是婚前财产,出租的那套是我们婚后买的。”
“那他自己不住,干嘛卖了?”
“我没问,也许他以后都打算在深圳呆着了。”
周若遇不清楚,姑姑和姑父之间是不是如姑姑所说,发生了不可调和的问题。
感情,过了三到六个月的甜蜜期,似乎每一对情侣都有处理不完的问题。
往后的日子,多是问题代替了甜蜜。
年纪逐渐增长,大家愿意沟通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都是有经验人士了,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即可判断别人的思想。
喜欢做的不再是包容与原谅,而是漠视与嫌弃。为什么有些人越了解越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