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分明和董中是比肩的身量,可话一出口他的眼神却似蓦地拔高了许多,居高临下环视一圈,用淡而冷的声音点破空气中弥漫的无措。

“此子神情清醒,未必就是寒疫。”

董中的神色一变,忍不住弯腰垂问那老太方才李隐舟所问的三个问题,得到答案后,本就有些挂不住的脸色更耷拉了几分。

李隐舟只瞟他一眼:“如何?”

“她说病儿一夜起病,骤然惊热,出疹也只是三四日后的事情,的确……”董中声音小了些,硬着头皮继续说完,“和先生所言一致,不是寒疫,某失言了。”

说罢,却也不低头,仍眼神晶亮地盯着他,等他给出一个令人心服口服的答案。

能承认自己的错处,错后依然肯学,倒也不是无可救药。

李隐舟眼神深长片刻,透过凄冷的风雨遥望北川,心头并不得意或失望,只想当初张机耐着脾性一点点雕琢他这块顽石的时候,是否也是同样的心情。

暮色深寒,雨将斜晖渲成烂漫的虹,在灰蒙天际的一角,落上华彩。

他转回目光,平平道:“此非痘疫,也非伤寒之症,而是温毒发斑。”

而在遥远的回忆中,它则有个更出名的学名——

斑疹伤寒。

作者有话要说:补昨晚上更新,值班差点通宵就没写,今天先补上,今天的更新肯定很阴间时间

第100章

此言一出, 四下皆默。

痘疹与寒疫皆是常见的时疫,可温毒发斑却是闻所未闻。

在这个人口稀缺的时代,人们对传染病的认知仅局限于几种赫赫有名的烈性疾病,譬如霍乱、伤寒、天花。而斑疹伤寒这样散在出现、较少爆发的疾病则记载寥寥, 误诊尤多。

理由是残酷的, 在时疫中首先被感染的往往是抵抗力低下的老弱病残, 和十里之外的乡亲相比, 他们与死亡的距离更近一些。

病菌尚未来得及传播,宿主就已经身亡,从而难以形成大面积的流行。

自然怀一种残酷的仁慈, 精心拨算人间每一次生老病死。

一应沉默中, 董中忍不住问:“敢问先生辨证何解?”

李隐舟指着病儿胸口的斑疹,答他:“温毒入肺胃,经三焦, 波及营血, 发于肌肤则成斑疹,与寒疫相去甚远。”

尽管和伤寒叠了两个字, 斑疹伤寒却是一种与其毫不相关的疾病,两者皆出红疹, 在门外汉看来也就差不太多, 没个十几年临床经验的确很难一眼分清。

这少年虽有纸上谈兵的嫌疑, 但看得出下了苦功, 短短几日就将厚厚一本《伤寒杂病论》倒背如流, 更不用怀疑他背后将《黄帝内经》翻了多少次。

年少轻狂, 却也热忱。

既然已经敲打过了,李隐舟便收回淡漠的眼神,反接着肃重地问:“病理通达, 眼下你认为该如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