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崇祯看向群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产总值越高,代表着这个国家越强大,但这不是绝对。

可生产总值低,一定强大不起来,这是肯定的。”

“陛下……”

“停!”

崇祯出声阻止了继续出声的毕自严:“朕今天说的温饱量、失业率、财政赤字率、生产总值等等只是朕这几年的一些思考,理论上还不成熟,但大致方向上是可行的。

你们非要追问到底,可能你们提出的疑问朕也还没有想好,平白浪费了时间。

如果今日的朝会没有提到集体工坊的事情,没有牵扯到国强民富和民富国强,这些内容朕可能需要再思考个三五年、甚至七八年之后再找诸位一起探讨。

既然今天讲了出来,朕的想法是在全国范围内找一些在商事上比较出名的商人以及负责商事方面的官员们,举办一个研讨会,

将朕今天所讲的内容向大家公布一下,集众人之力将朕的这个想法往前推一大步,然后让大家伙儿慢慢琢磨。

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大会,即是完善经济上的理论,也是将下一年的政策做一些说明,诸位以为如何?”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崇祯话音刚落,群臣都纷纷赞同。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商事和经济发展上的认知,民间绝对是有高手的,如东洞庭的席端攀、广德泰的张子兴、供销社的杨青云等等。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人做事好商量,都是高手,或许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的。

若是真的能将皇帝所说的这些理论完善下来,对整个大明的财政有了更加直观的看法以及预警,能让大明更加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