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赌对了,董事长和港资、台资赚快钱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觉悟、态度、做企业认真程度都是大企业家级别。
恰好一线员工调试机器,织机开动后,车间内面对面说话全部被嗡嗡嗡织线淹没,还有风机响动。
噪声是车间内最大危害,一线员工部分带着耳罩,一部分直接进入操作,习以为常。
甘笛心慌走出车间,感觉比夜店的响动都难受,“这不行,必须把分贝降低,这种车间工作环境太差。”
现场都是老纺织人,车间环境一直如此,艰苦奋斗过来的,而且工资、奖金都倾斜车间员工,降噪措施有,车间顶棚和墙壁设计就是隔音和消音。
购买隔音材料和隔音设备,如对打梭棒、三十六牙轮、梭子、皮带结带进行更换,尼龙梭子换成木梭子,尼龙三十六牙轮替换铸钢齿轮,复合丁腈阻尼皮替换原来的丁腈皮带。办法有的是,但设备太贵,目前优势就是人多,不划算。
“甘总,多买点耳罩和耳塞就行。”田建琢磨一下,就感觉到成本飙升,周围人眼光要杀死他,本来是帮助董事长梳理工艺流程,减少磨合,结果变成自己采购环保设备。
“哈哈,别考虑钱,现在调试设备,等机器故障,最后在换零件,更耽误生产,到时候,三个月赌注输了就怪你。”
“降噪设备和零件更换,差不多40万元。”
不能耽误董事长和区府的打赌,必须赶紧购买设备和零件,田建其实已经联系好设备,是纺织厂替下来的,八成新,一旦甘总答应,他去就外地拉货。
“抓紧采购。”甘笛和边走边聊,抬头望见除尘塔,这玩意好像是除尘用的,“除尘设备买了吗?”
“以前的设备还能用。”
“换新的,设备老化严重,必须要考虑到检测合格,插上电没除尘,等于是浪费设备。”
“甘总,可以了,这样环保已经达标。”
田建曾经也是追风少年,多年的车间奋斗,现在是耳背眼花,他经历过老厂长的艰苦奋斗,也跟随闻天的不闻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