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换种办法让甘笛回到谈判桌上吗?”
“打铁要靠自身硬。”王重拍拍他的肩膀,“杜联很专业,尤其是鲍威尔好像对甘笛情有独钟,你骗的了仪式,签订协议是骗不了人的。”
甘笛放弃15亿股份,省省吧,现在李达康头痛如何奖励。
“塞西尔是不是抽老千被甘总抓住把柄了,怎么就上赶着给他送钱呢。”侯贵抓头,转身进入会场,继续磨人的谈判。
更换的协议文本是取消捐赠,实际上杜联合作对象是极地公司,等到永海化工上场,取消15亿的无息担保贷款,而且杜联公司15亿元投资要求是滨海建商银行贷款,由永海化工担保。
等于把风险都转嫁到永海化工,为了引进先进技术干法溶液纺丝,侯贵慎重考虑后,伸出右手,“我同意谈判条款。”
“等等。”
他的技术官员和他沟通良久,这段时间的调研总算是派上用场,杜联下大力气对化工厂进行技术判定,远东这边是没有迭代基础,先进技术干法溶液纺丝最好不要技术扩散。
“怎么了?”菲利普看表,他想尽快达成协议,回到大洋彼岸解决他的董事问题。
“没必要提供先进技术,不如把俄亥俄州的化工厂搬迁足够用了。”
“70年代的铁锈带工厂?”菲利普回忆着,技术陈旧,工会罢工,最主要是其他工厂纷纷搬迁倒闭,供应链拉长,所以董事会多次提及要整体搬迁,顾忌到象党议员才忍受至今。“嗯,一举两得。”
“塞西尔先生,大框架定下来,不能随意更换,这样引进……”侯贵蒙了,人和人的差距也太大了吧。
永海化工是大型国企,10亿以上资本,杜联真不拿豆包当干粮。
“框架范围是李市长希望的引进一家氨纶厂。”塞西尔让翻译原文复述。
外界的舆论沉浸在甘笛捐赠的欢乐海洋,内部领导希望尽快达成协议,细节末枝不好斤斤计较。
“麻蛋,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如果甘笛的极地公司作为合作方,杜联绝对会奉献之前的协议,那份垂涎欲滴的文本挑衅般的放在桌上,塞西尔也拒绝透露和甘笛的关系,真是信息不对称的谈判。
侯贵无奈答应条件,双方达成共识,签订合作意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