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你们同情的眼光,讨厌把我的穷苦过去作为报道。”
“幸好当时没有你们,要不然你们会洋洋得意的报道,当年是我们的报道引发全民讨论,甘笛才有后来的成功。”
甘笛的每一句话都像刀子扎进记者们的内心,嘴角泛着苦涩,甘笛的经历说明他理解许佳的处境。
他将许佳的尊严放在第一位,冷静下来考虑,许佳确实抗拒采访,她的回答是想留在飞来职专。
她是想默默承受这些困苦。
所以说这里边有人将水搅浑,利用他们的同情心。
“我不愿意求人,不喜欢你们来到我的房间,看着家徒四壁,抒发同情心,用可怜的眼神将钱放在我的手上。或许会在全校面前读感谢信,痛哭流涕,感谢大家给我捐款。或者是举办一次捐赠会,你们举着相机,我站在捐赠人面前哭泣,声音越大,你们越开心,因为都是激动的眼泪,完美的报道啊。”
“而我呢,收获的只有侮辱,和你们讨厌的同情心。我宁可休学也不需要你们的报道,不需要你们联系社会捐赠,不需要你们提供任何帮助,收起你们假惺惺的一套!”
许佳在旁边低声抽泣,记者们面露愧色,甘总的讽刺是他们想要做的。这是他给出的答案,他和她一样,自己的未来自己做主。
突然间,记者们手上的利刃掉断了,高高在上的道德制高点消散了。
“所以你们都是混蛋,你们一直在欺负她们孤儿寡母!”
“如果说为了我自己,无所谓,任何处罚后我都是我,不会有任何变化,你们高高在上的记者们和领导们,拿着自己的同情心,装聋作哑,冠冕堂皇,到底居心何在?”
记者们是这场“挽救许佳的始作俑者”,他们面面相觑,甘笛每句话仿佛利剑刺向他们的胸膛。
最先报道吴虹下岗,许佳的是商报的陈美娟记者。
小吴最清楚始末,商报李哥去做调查记者,他就感到一丝别样气息,记者的一支笔,别人不懂,他们门儿清。
利用下岗潮和极地人的反差进行捧杀。
无数目光集中到陈美娟身上,她冷言道:“甘总,慎言,大家是出于公心,你的情况别人不清楚,最基本的同情心才有帮助弱小,本身无可厚非,你把这种情况和尊严联系在一起,有悖常理。”
“公心?”
“江河投资捐赠15亿股份时,你给困难家庭捐赠过一分钱吗?”
“江河投资给振兴乡村捐赠1400万时,你在做什么?”
“江河投资给京津冀三地投资5000万,提供住宿和岗位时,你有过内心的波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