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门离地三十厘米左右,小猫、小狗很容易从底下钻进去。
汽车站地方也不算大,几间简陋的平房,西侧是售票房和司机休息室,东侧是候车室和进站检票口。
斑驳陆离的墙面上贴着几张毛主席语录,在阳光下显得有些陈旧却充满时代气息。
透过候车室的玻璃窗,可以看到站前的空地上停着寥寥几辆客车。
车身沾满灰尘,车门紧闭,驾驶室也空空如也,不知道是司机轮休不上班,还是没到发车时间。
候车室慢慢聚了十几号人,声音渐渐嘈杂起来。
一个裹着花头巾的大婶挎着竹篮子,里头装着一捆捆新鲜蔬菜,好似刚从地里摘下,有些地方还沾着湿润的泥土;
大婶旁边的座位上是一个穿着蓝布薄袄的老汉,脚边放着两个鼓鼓的麻袋,袋口扎得紧紧,从袋子鼓起的弧度来看,装的好像是土豆;
靠近检票口的位置,有个戴着黑框眼镜、身形略显瘦削的年轻人正静静地站着,身上背着一只洗得有些发白的帆布包,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本封面被撕了一角的《红旗》杂志,正时不时抬头看墙上的挂钟;
不远处的墙角蹲着两个身穿藏青劳动布工作服的工人,看上去有些疲惫,脸上还沾着灰尘,两人所在的位置烟雾缭绕,烟头忽明忽暗;
罗以宁和周灵雪也已经买好票到了候车室,两人朝着进站口的方向坐着,只不过中间隔着一个座位,座位上放的似乎是罗以宁的行李;
......
突然“突突突”的发动机声由远及近,一辆老旧的解放牌客车摇摇晃晃地开进站。
车身斑驳的绿漆掉得一块一块,挡风玻璃上蒙着厚厚的灰。
车头玻璃内横放着一个手写的牌子,上书“阳市——塔县专线”。
阳市和塔县之间的往返专列呀!
“塔县汽车站到了!”扎着麻花辫的售票员在车里大喊:“下车,全部下车,终点站到了!”
车里下来的乘客不多:
一个挑着担子满脸愁绪的农民,三个穿着工装说说笑笑的工人,还有两个穿着中山装文质彬彬、像是干部模样的男子。
最后售票员和司机也都跳下了车子。
车门被重重地甩上。
这个时候的汽车设计还没有后世那种多级锁止功能,必须要重重甩上才能确保车门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