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的张焕,有过几次改变的机会,第一次是招娣劝她,她有点动摇,却被她养母的一碗面条压了回去,放弃了读书。

第二次,是她嫁人,被人挑三拣四,就像是牲口市场等待被买的猪,她在养母哭成了泪人的夜晚选择了妥协。

第三次,是她的大女儿小名取为招娣的时候,她突然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了,可她的弟弟又欠钱,需要她的婆家人帮扶。

她开始不停妥协,最后麻木,到死都没在想起当初那个有着考大学志向的自己。

蒋清清不再流得出眼泪,心也满满变得冷硬。

她不做张焕,她还是那个想为了未来和目标奋斗的蒋清清,要在腐烂的地里开出花,让梦想长出枝桠。

不被束缚的灵魂,什么时候觉醒都不晚。

她开始留意别处的报纸,目光永远都停在招工信息的一栏,她要离开这里,离开家,换一个城市生活。

她没有愧疚,付出了这么多年,该还的也还清了。

妈妈越来越不可理喻,爸爸有时候还讲道理一些,可是大多数时候都不愿意为了她的动干戈。

只要她愿意忍气吞声,家里没有人会为了她说话。

也许,只有没有她依靠了,妈妈才会抓蒋爱民的教育,避免她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