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平静下的暗流涌动

但他知道,北方与大唐接壤,大唐实力太过强大,在北方根本没有发展实力的机会。

只有到南边去,那里才是他积聚力量、推翻王都的希望所在。

于是,在第二天,拉纳玉成毅然辞别家人,踏上了南下嘉定府的征程。

...........

玄月,深秋的微风轻柔地拂过婆娑国广袤的大地,带来了丰收的浓郁气息。

田野里,大片大片的金色麦穗在风中摇曳生姿,它们像是被一双无形的手轻轻拨弄着,此起彼伏,形成一道道金色的波浪。

麦浪相互交织、翻滚,发出沙沙的声响,那是丰收奏响的美妙乐章。

这一切,看上去是如此的祥和与安宁,好似前几个月那激烈的动乱从未发生过。

婆娑国的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然而,一切好像变了,又好像没有变。

大唐的战船相继撤离,各个港口再度呈现出往日的繁荣昌盛。

商船往来如织,码头工人忙碌地装卸着货物,吆喝声、搬运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热闹的商业交响曲。

大唐的租界也和以往一样,繁华热闹,人来人往。

租界的兵力比以往增加了一倍,原本低矮的围墙如今已被高大坚固的城墙所取代,

仿佛在无声地宣示着一种不容侵犯的威严。

此外,为了缓解婆娑人心中的不公平感,大唐租界对婆娑人的进出管控有所放松,只是依旧不允许他们在租界内过夜。

那些曾经不允许婆娑人进入的场所,虽然撤销了禁止入内的牌子,却变成了另一种形式——需要令牌。

只要一次性消费一百两白银,就能拥有最低级的令牌,看似简单的要求,实际上却拦住了大部分经济并不宽裕的婆娑国人。

不过,当他们看到许多唐人也不进入这些场所时,心里便平衡了许多。

唐人不进去,并非不能进入,而是觉得里面消费太过昂贵,不划算,可婆娑人即便知道这个原因,也选择装作不知道。

总之,在他们看来,唐人同样不进入就行了。

就这样,婆娑国表面上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普通百姓又继续为了温饱,为了柴米油盐而奔波忙碌。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一场暗流却在悄然涌动。

嘉定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