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我晚上早点过去。”李暮点点头,也没有着急请教。
……
目送钱五师离开后。
李暮便拿出证件,给警卫检查后进入车研所。
刚刚到实验楼下的空地。
从门卫处得到消息的麻志浩和宋琨两人便急匆匆地走了下来。
看到他,两人的脸上都满是喜色。
“李顾问,您这边请,杨教授他们正在分析我们刚刚申请到的军用货车发动机,按照您给的方向进行研究呢。”麻志浩道。
说着他便一边将李暮领上楼,一边介绍目前的研究进展。
当然,仅仅一晚上的功夫,想要出现什么成果,也不太现实。
目前杨英等人所能做的,仍旧还是理论分析上的东西。
等他们将理论吃透之后,便会用所里02型计算机上的CAD进行辅助设计。
然而这个过程,必定相当漫长。
……
走入实验室内。
印入眼帘的是杨英等WZ-111重型坦克的主要研究骨干。
在他们面前的操作台上,放置着一台被拆解得七零八落的军用货车发动机。
一边分析,一边不时有人发出惊叹,敬佩于李暮独到的设计巧思:
“要是李顾问早点过来,咱们发动机的问题早就解决了!”
“谁说不是呢,李顾问这么厉害的人,要是早来咱们所,别说发动机了,WZ-111说不定也能搞定!”
“是啊,你说说,李顾问是机械工程专业出身的吧,怎么当初没来我们所先当顾问呢!”
……
听着里面的小声讨论。
麻志浩和宋琨的脸不由得黑了黑。
李暮来不来车研所当顾问,那是他们能决定的吗。
当初多少高校和研究单位,上赶着去邀请,连人都没见着,
但凡有那么一点机会,他们怎么可能放过!
就在两人微微出神的时候。
屋内刚刚拆下一块零件的杨英抬起头,发现了他们的到来,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上前道:
“李顾问您来了啊!”
一句话让原本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实验室内瞬间安静下来。
众人不禁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刚刚的话,私下里说没什么,被当事人听到就有点尴尬了。
“大家不用管我,继续讨论。”李暮笑了笑,道。
排除刚刚一些闲话,其实杨英等人还是分析得非常出色的,将军用发动机的原理和结构解析得相当清楚明白。
夏国并不缺好的科学家,只是缺少时间积累。
给他们一点时间,用不着李暮,说不定自己便能把WZ-111的发动机搞出来。
只不过杨英等人显然不这么觉得,听到他话后,连连摆手道:“不不,我们分析还是太粗浅了,还是由您来主导研究更合适。”
说完,一群人便飞速地散开。
然后他们也不知哪个角落里,掏出一张张小马扎,一排排地坐好,拿出全新的笔记本准备记录。
这幅场景,看得李暮哭笑不得。
不过他也确实想和众人说一说发动机研发的事情,于是便顺势站上台,道:
“既然大家这么热情,那我就简单地说一说。”
“现在世界上的坦克发动机,最典型的便是M帝的M-60重型坦克。”
“柴油机替代原有的汽油机,是在解决了工作噪音大、冒黑烟、低温启动困难等一系列地条件下……”
他并没有着急直接抛出思路,而是先讲了讲坦克发动机的发展历史。
说到前面的时候,众人还略微有些不耐。
当从“如何提升坦克柴油机的性能”这句话开始,每个人的背都不由坐直了起来,手中的笔更是一刻不停,生怕错过一个字。
李暮所说的,是70年代出现的一种技术——增压。
利用增压,可以使发动机发出更大的功率,效能是普通发动机的好几倍不止。
最典型的便是三德的“豹”II、发国的“勒克莱尔”,发动机的功率都达到了1100千瓦的高水平。
而且发动机的体积更小、结构更紧凑。
就质量而言,绝对远超现在最先进的柴油发动机。
“当然,增压技术也有缺点。”李暮话锋一转,继续道:“这种技术很可能会导致发动机强化程度变高、使用期变短和成本大量增加。”
这最后的一句话,算是给杨英等人泼了盆冷水。
毕竟现在夏国最缺的就是钱,要是有钱的话,他们研制个WZ-111也不会那么困难重重。
杨英沉默了一下,然后道:“李顾问,您说的只是可能,是不是意味着,这些其实是可以克服的呢?”
他说这话时的声音十分的没有底气。
众人也是摇了摇头,觉得这个说法太牵强了一些。
——李暮的名头他们可不陌生,他说有可能,那基本等于一定。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说不定研究着研究着,便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李暮笑道。
他讲增加技术,可不是随便拿出来忽悠众人的。
技术的发展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
99式主战重坦的发动机作为夏国后世最先进的发动机,体现的也正是这个过程的结果。
缺少这个过程,想要把东西搞出来,还是非常麻烦的。
反正他也没打算真造WZ-111,就用发动机方面的技术,先拖住杨英等人。
还可以顺带给他们补补课,一举两得。
不出所料,听到李暮话后的杨英眼睛都亮了起来,当即道:“李顾问,您再详细地说一说。”
……
在车研所一直待到晚上7点左右。
李暮吃完了晚饭,才便准备告辞离开。
虽然原杨英等人极力挽留,但听到他要和钱五师见面的安排后,也没有再阻拦。
毕竟无论是李暮还是钱五师,都是夏国相当出名的科学家。
他们两个要是讨论点什么东西,很有可能就是对夏国极为重要的科研项目,一点儿都不能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