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好吧。”宋文聪本来还想摆手拒绝,可一抬手整条手臂都钻心地疼,也只好答应下来。
接着,李暮便和赵参军一起扶着他准备上楼。
不过就在这时,宋文聪似是想起了什么,道:
“对了李顾问,这次来的不止我一个,我就是来打个前站的。”
“还有我们奉天飞机设计研究所的总设计师黄之前教授,蓉城飞机场的涂吉达教授等等。”
“他们现在就在京都的招待所,只是还在向上面申报和您见面的请求。我是突发奇想,觉得可能在这儿遇见您,所以直接拿着介绍信来了。”
如果是一个两个人,直接上门见李暮倒也没什么问题。
但他们这次来的足足有十二个,而且都是飞机制造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肯定会引起上面的注意,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
也就是他年轻,否则还未必敢这么做。
听完宋文聪的解释之后,李暮都有些无语。
就算是和警卫说一声,都未必能出现误会,偏偏对方选择了一个最奇怪的方式。
不过他倒是也不是不能理解。
毕竟天才嘛,在常识方面有些欠缺并不算奇怪。
宋文聪这个人可不简单,虽然才30出头,但在未来,为歼-8的诞生做出过突出贡献,还是歼-10的总设计师。
对于这种送上门的顶级人才。
他当然不能放过,客客气气地将人请上楼不说,还亲自为其上药。
搞得后者都有些受宠若惊。
毕竟和李暮比起来,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气动布局组组长而已,根本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成绩。
这次能够过来,也是托了他们所总设计师黄之前的看重,才得到机会。
……
待上完药后,李暮又让赵参军去厨房给宋文聪弄了碗面条。
看着其一边吃面一边不时抬起头用崇敬的目光望着自己。
他想了想,道:
“宋文聪同志,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调到京都来工作?”
话音刚落,正在吸溜着面条的宋文聪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连嘴里的面条都忘记了咽下去。
调来京都?
“李顾问,您是在问我吗?”宋文聪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不敢置信地问道。
虽说他自认自己有点天赋在身上,但怎么都不至于一见面就得到李暮的赏识吧。
两人在今天之前,甚至还从未见过哪怕一面。
李暮笑道:
“没错,是你,老师和我说过,你在气动布局的理解上很有见地。”
“如果给你时间的话,一定能够做出成绩来。”
“有你帮忙的话,以后我研发新战斗机,能够轻松许多。”
他的话让宋文聪一时坐立不安,连连摆手道:
“李顾问,您言重了,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研究员而已,根本没有那么厉害。”
他此刻脑袋都是晕乎乎的。
心里有道声音想让他赶紧答应下来,可又有一道声音在不停地怀疑。
“而且我现在在所里负责新机方案的设计研究,也抽不开身过来。”宋文聪接着道。
闻言,李暮倒也没有强求。
毕竟资料上确实写着,宋文聪在这两年忙着研究发动机。
他沉吟了一下,道: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先算了,不过这个机会我还是可以给你保留着的。”
“你在做的研究我听老师提过一嘴,现在的进展如何?”
“如果有问题的话,我们不妨一起交流交流。”
他和宋文聪,一个手握后世的资料,一个未来可期。
但实话实说,在战斗机的研制上,基本都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
后者甚至还比他要多上一些。
“我,李顾问,您不如还是等和黄之前教授他们吧,我不行的。”宋文聪急声道。
他那点水平在李暮面前根本不够看,拿出来自己都嫌丢人。
李暮笑道:
“你也不要妄自菲薄,在发动机布局设计上,我觉得你还是很有想法的,来说一说如何?”
他说完以后,也没有催促,静静地等待着。
宋文聪看着他真诚的眼神,咬了咬牙,道:
“那我就斗胆说上一说……”
旋即,他将目前奉天飞机研究设计所那边气动布局组对新机的研究情况说了说。
目前他们正在进行了20多种不同平面形状和参数组合的新机方案设计研究。
宋文聪个人比较倾向的是双发动机。
说到这个,他还感谢了一下那位造出3+2轴数控铣床的天工,道:
“多亏了他们,否则以我们国家现在的工业水平,双发基本没有太大的可能实现!”
他并不清楚天工究竟是谁,但毫无疑问,3+2轴数控铣床的出现,让夏国的工业水平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跃升。
最显而易见的部分,便是尖端科研领域。
“是啊,多亏了天工啊!”一旁旁听的关建民不由得插话道。
要不是有保密协议,他真想和宋文聪说,其实天工本人就在他的面前。
李暮淡淡地看了一眼关建民,没有理会他的耍宝,继续道:
“先不说能不能实现的问题,我问你,双发动机就一定要比单发动机好吗?”
他的话音刚落。
宋文聪张口便想说当然,不过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不对,我知道的李顾问不可能不知道,所以这个问题肯定另有玄机!”他心中暗道。
战斗机的单发动机不如双发动机,这是目前世界上主流的观点。
比如老大哥的苏-15,就是双发动机。
双发战斗机的优势是机动性更强,载荷量大,航程远且比较安全。
虽说也有成本高,结构复杂,维护成本和耗油量增加,对飞行员技术和起降要求高等缺点。
但总体上来说,双发动机是要优于单发动机的。
“其实……我觉得不管是单发还是双发,都各有优劣,只是目前来说,双法发相对适合我们现在的情况。”宋文聪沉默了半天,终于开口道。
他既不能不回答,但又不敢回答得太笃定。
毕竟是在李暮面前,说什么肯定都要慎重一些才行。
“不错,但具体是什么情况呢?”李暮刨根问底道。
见避无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