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欢迎李暮顾问莅临访问”的横幅,悬挂在正上空。
他上前打了个招呼,便走入礼堂。
一进门。
里面几百双眼睛,便齐刷刷地看了过来。
确认是他之后,每个人的眼中,都不由露出兴奋之色。
一群穿着蓝色和土黄色棉衣的专家教授,更是直接围上来,激动地和李暮打招呼。
“李顾问您好,我是赵任楷,很荣幸见到你啊!”说话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长相十分周正。
李暮在夏国潜艇的发展史上看到过对方。
夏国著名的原子能动力专家,原子能动力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设计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其为夏国潜艇原子能动力的技术发展作了大量工作,成绩斐然。
对方刚刚介绍完。
不待他握手问好。
又有一个教授上前道:
“您好,我是李一川,对您一直非常敬仰啊!”
李暮看看对方。
这位的成就倒是没有那么高。
不过却并非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去世得太早了。
由于长期地忘我工作,对方年仅40岁便倒在了原子能潜艇的试验现场。
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就在他感慨的同时。
又有一大群专家教授,继续上前和他介绍自己。
这些人,有些他认识,在历史书上或后世的资料中能够查到。
但更多的,都闻所未闻。
然而名声不显却未必是因成就太低,更有可能是贡献太大,没有办法对外界公布。
待所有人都在他面前露了个脸后。
李暮才缓缓开口道:“各位专家教授,能见到你们,也是我的荣幸!”
这话听着像是在客气。
然而却是他此刻最想说的话。
对于每一位为了夏国的国防事业而献出一生的科学家,他始终保持着最为崇高的敬意。
没有他们,就没有后世的幸福安康、岁月静好。
“李顾问,您言重了,咱们先坐下再说。”一旁的姜哲见状,拉着李暮坐到礼堂的台上。
随后,丁修巡、黄伟旅、赵任楷等人依次落座。
作为欢迎会。
发言是必须的。
不过姜哲有自知之明。
这时候不是说那些官话的时候。
于是简单地说了几句,表达了一下滨城对李暮到来的欢迎后,便飞快将话筒递向了身旁的丁修巡。
然而后者却压根儿不按套路出牌,直接道:
“大家想必也听说了消声瓦和消声涂料的事情。”
“我就不耽误时间了。”
“李顾问,您来说上几句如何?”
他话都还没有说完,手里的话筒便已经给到李暮的面前。
其他的厂领导干部,以及黄伟旅和赵任楷等人,见状也没有任何的不满,反而觉得理当如此。
在他们的心中,研究永远是第一位的。
李暮看着眼前的话筒。
又看了看丁修巡等人的目光,以及下面一众研究人员们的眼神,颇为无奈。
他缓缓道:
“其实这两种材料,目前还停留在理论阶段。”
“我提出来,也是想和专家们交流学习一番,看看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大家也不要对它包有过高的期望,说到底这只是辅助技术,远不如原子能潜艇那重要。”
在听完丁修巡和姜哲两人的想法后。
他是真担心上面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一时想不开,去找M帝或者老大哥去拼命。
毕竟这个年代,夏国的海军确实太弱了。
别说应对M帝的舰队了,就是想要产生足够的威胁都够呛。
当然,也有一部分不想主动挑起争端的原因。
但不想打是一回事。
打了能不能打得过又是另一回事。
别的不说,经常在夏国领海逛的,可不止M帝和老大哥,还有运输大队长。
就在李暮心中感慨的时候。
一旁的丁修巡直接道:
“李顾问,您太谦虚了!”
“只要消声瓦和消声涂料成功,对于我国的潜艇事业发展,绝对有着极大的裨益!”
“到时候哪怕没有原子能潜艇,M帝和老大哥也得忌惮我们三分!”
他的话说完之后。
下面的研究人员们顿时沸腾了起来。
毕竟他们只知道李暮带来了两种新型材料,能够消除潜艇的声呐声波。
然而却不知道,究竟能有多大的效果。
如今听着,怎么像是有了这个东西之后,他们现在的潜艇都能跟M帝和老大哥碰一碰的样子。
想到这里,他们当即道:
“厂长,您快跟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是啊,咱们怎么就能让M帝和老大哥忌惮了?”
“难道这个消声瓦和消声涂料,能让潜艇完全‘隐身’,让他们的声呐听不见我吗?”
……
众人纷纷开口询问。
在潜艇上研究了这么久。
他们太清楚夏国跟M帝和老大哥在技术上的差距了,根本不是短时间能够追赶的。
可这个消声瓦和消声涂料。
却让他们有了与之一较高下的可能,不得不令人好奇。
台上的丁修巡见状,看向李暮,道:
“您要不再给大家解释解释?”
闻言,李暮看了看下面一双双用期待的目光看向自己的眼睛。
他还能怎么办,说呗。
……
用了10分钟的时间。
李暮简单地将消声瓦和消声涂料的原理、结构等方面的内容简单地介绍了一遍。
当然,大家最关心的并不是这个。
而是它们能够达到的效果。
潜艇在海洋航行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噪音。
这种噪音,一旦被声呐探测到,就会暴露其所在的位置。
一旦能够将之消除到一定的阈值,便能够在敌人的声呐中“隐身”,悄无声息地靠近对方。
不过对此也有人有疑问。
在李暮说完之后。
一位老研究员当即举起手,提问道:
“李顾问常规动力潜艇所发出的噪音,要大于原子能动力潜艇,使用消声瓦和消声涂料,也能达到‘隐身’的效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