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天和电

“这个嘛,不好说。而且也不能等价换算,毕竟发射的平台都不一样。”李暮摇了摇头,道。

陆基洲际D弹,这个技术就有点困难了。

而且即便做出来了,能不能打得准,也是个未知数。

“我明白了,李顾问您真是严谨啊!”黄伟旅感慨了一句,便坐回位置,没有再继续询问。

毕竟陆基洲际D弹使用的是固定发射井和机动发射车。

而潜射D弹用的是潜艇。

发射平台的不同,会导致许多关键技术的迥异,仅从火箭发动机判断射程,并不值得人信服。

李暮笑了笑,道:

“继续说火箭发动机吧。”

“先说说一级和两级的区别。”

“它并不是淘汰了一级发动机,而是在其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发动机……”

他缓缓地将固体火箭发动机一级、二级的区别讲解了一遍。

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相对简单,主要有药柱、燃烧室、喷管组件和点火装置等组成。

药柱是由推进剂与少量添加剂制成的中空圆柱体,置于燃烧室内。

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则有两级独立工作的单级火箭串联而成。

第一级优先工作,燃料耗尽后分离,接着第二级火箭点火继续加速飞行。

说到这里。

胡旭华举起手,问道:

“所以李顾问,二级和三级相比,难道也是增加了一个单级火箭发动机吗?”

问出这个问题后。

黄伟旅三人不禁向他投去目光,眼神带着些许的可怜,以及庆幸。

其实他们也不懂,只是碍于面子,没办法直接询问。

李暮解释道:

“不是,到了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就需要更高的推力和更长的燃烧时间才行。”

“而且也要配备更复杂的推力调节系统,才能保证它准确地命中目标。”

“以改性双基推进剂的效果,以及我们目前的推力调节手段,是很难满足它的要求的。”

他说完后。

觉得自己问了个傻问题的胡旭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倒是一旁的黄伟旅被勾起了好奇心,道:

“推力调节系统,这个我们要怎么去实现呢,您有方向可以给我们说说吗?”

“这就涉及到计算机控制系统了,不过这一块我们现在的技术,没个五六年应该突破不了。”李暮道。

在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实验和应用中,计算机确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微电脑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实验中的应用。

它可以取代传统的继电接触器、顺序控制器和步进控制器等,实现更高效的自动控制。

“对了,还可以搞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集成方案设计系统软件,将系统执行控制、系统输入、系统输出这些模块加入进去,以此辅助设计。”李暮忽然想道。

普通的CAD对于设计工作,虽说也有不小的帮助。

不过毕竟不如专门的软件方便,且功能更加完善。

他不可能直接将完整的设计方案掏出来,也没办法一直待在波海造船厂,总有离开的那一天。

到时候,设计方面肯定还会面临大大小小的问题。

如果能有一个设计软件,无疑能大幅减轻黄伟旅等人的许多压力,大大地加快研究的速度。

接下来,李暮又用了三日的时间,将潜射D弹的研究框架,简单地搭建出来。

弹体、战斗部、动力装置、制导装置、电源系统、发射装置,一共6个部分,划分出6个小组。

黄伟旅、赵任楷两人作为项目的正副组长,负责日常管理和研究。

除此之外。

在未来成就不凡的胡旭华,以及能力不错,但英年早逝的李一川两人。

也在他的举荐下,分别担任弹体和动力装置的小组组长。

当然,这只是一个最基本的团队。

未来还需要更多的专家和教授加入,才能够满足整个潜射D弹的研究需要。

不过再将一部分的人员申请报告交给丁修巡之后。

这些事情便暂时和让无关了。

毕竟,他已经来波海造船厂一个星期了!

……

宿舍门口。

李暮正在和黄伟旅等人告别。

在他的身后,是闻讯而来的滨城郡长姜哲。

后者听说他要离开之后。

立刻跑来了厂里,盛情邀请他去滨城内做客。

说实话,李暮确实有点心动。

毕竟滨城临海,有不少的海鲜美味。

只可惜他现在确实着急回去,没有办法继续在此久留。

所以便只能婉言谢绝对方的好意,道:

“姜领导,是我食言了,下次再来,一定当面给您赔罪。”

“您言重了李顾问,又不是什么大事,还是您的事情要紧。”姜哲连忙道。

他当然知道这次不可能把人留下。

毕竟这次李暮在波海造船厂搞出的动静,可不是一般的大。

如果连这样重要的研究任务,都能放下回去。

那么京都那边在搞的东西,恐怕说是惊世骇俗也不为过。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下次再来,一定去您那儿待两天。”李暮笑道。

说完,他又将目光看向黄伟旅四人。

只见几人个个垂头丧气,眼中满是不舍。

虽然只有短短一周的相处时间。

但他们已然和李暮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还跟着他,学到了太多太多的东西。

不仅是潜射D弹。

还有关于原子能潜艇的研究方面,也获得了很大的启发。

以至于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种感觉。

——倘若李暮一直在,用不了两年,他们便能连带着原子能潜艇,将潜射D弹研制出来。

“李顾问,真的不能再多留几天了吗?没有您,我们的研究速度肯定会大受影响啊!”黄伟旅道。

忍了半天,他终究还是没忍住。

毕竟整个潜射D弹,以及消声瓦和消声涂料的研究项目,都是李暮一手建立的理论基础。

没有他在,谁都不敢保证不会出错。

见黄伟旅开口。

李暮倒是不算意外,笑道:

“真的不能再待了,京都那边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我相信,即便没有我,黄教授你们也能搞好研究。”

“而且这次我回去,也是为了尝试,看一看能不能搞出个专门设计固体火箭发动机计算机软件来辅助研究。”

这三天他来,在研究之余。

他顺带查了不少的资料。

其中就包括固体火箭发动机集成方案设计系统软件——SRMC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