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功宴上,孙权论功行赏,潘璋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和极高的荣誉。然而,潘璋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深知,战争并未结束,江东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威胁。
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开始休养生息,整顿军队,试图重振旗鼓。而刘备则抓住时机,迅速扩张自己的势力,占领了荆州的部分地区,并开始向益州进发。孙权也在江东积极发展经济,加强军事建设,巩固自己的统治。
潘璋被孙权任命为重要的军事将领,负责镇守江东的重要关隘。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每天都刻苦训练士兵,加强防御工事,时刻警惕着敌人的动向。
一天,潘璋正在关隘巡视,忽然接到探子的禀报,说曹操的军队似乎有再次南下的迹象。潘璋心中一紧,他立即将消息上报给孙权,并做好了迎敌的准备。
孙权得知消息后,再次召集众将商议对策。经过一番讨论,孙权决定加强与刘备的联盟,共同抵御曹操的进攻。潘璋奉命率领一支军队,前往边境地区,与刘备的军队会合。
在边境地区,潘璋与刘备的将领关羽相见。关羽为人高傲,但对潘璋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却颇为赞赏。两人经过一番交流,决定联合起来,共同防御曹操的军队。
然而,就在孙刘联军积极备战之时,荆州内部却出现了矛盾。刘备占领荆州后,势力逐渐壮大,这引起了孙权的不满。孙权认为,荆州本应是江东的领土,刘备却占据了大部分地区,这让他感到十分憋屈。
孙权与刘备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联盟也开始出现裂痕。潘璋深知,一旦孙刘联盟破裂,曹操必将有机可乘,江东和刘备都将面临巨大的危险。于是,他多次在孙权面前进言,希望孙权能够以大局为重,维护好与刘备的联盟。
孙权虽然心中不满,但也明白潘璋所说的道理。经过一番考虑,孙权决定与刘备进行谈判,试图解决荆州的归属问题。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暂时缓解了矛盾。
然而,好景不长。曹操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再次集结军队,南下进攻孙刘联军。这一次,曹操吸取了赤壁之战的教训,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战术。
潘璋再次率领军队,与曹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战斗中,潘璋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多次击退了曹军的进攻。然而,曹军人数众多,攻势凶猛,孙刘联军逐渐陷入了困境。
就在这危急时刻,诸葛亮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利用曹军不熟悉水战的弱点,在江面上设下了重重埋伏。潘璋按照诸葛亮的计策,率领水军引诱曹军深入。
当曹军战船进入埋伏圈后,孙刘联军突然发起攻击。一时间,战鼓齐鸣,喊杀声震天。潘璋率领水军与曹军展开了激烈的水战,他的战船在江面上来回穿梭,如同一把利刃,直插曹军的心脏。
在孙刘联军的猛烈攻击下,曹军再次遭受重创。曹操见势不妙,只好下令撤军。这一场战斗,再次让曹操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也让孙刘联军暂时保住了江东和荆州。
"将军!曹军先锋已过云梦泽!" 亲卫的呼喊刺破晨雾。潘璋猛地握紧腰间刀柄,视线扫过麾下整齐列阵的战船。三百艘蒙冲斗舰裹着浸透桐油的牛皮,每艘船头都立着三丈高的狼牙拍,在熹微晨光中泛着森然寒意。
战鼓如雷,曹军战船破浪而来。潘璋定睛望去,只见当先二十艘楼船连成巨阵,船舷两侧的拍竿足有碗口粗细,甲板上密密麻麻站着手持强弩的青州兵。他冷笑一声,挥旗令道:"放火箭!" 霎时间,千余支火箭划破长空,在江面上织成一片火网。
然而曹军早有防备,楼船顶端突然升起浸过水的牛皮帷幕,将火箭纷纷挡落。更有甚者,楼船两侧转出数十具投石机,巨大的石弹呼啸着砸向江东战船。潘璋的旗舰剧烈震颤,桅杆应声而断,滚烫的木屑溅落在他肩头。
"全军结雁行阵!" 潘璋扯开嗓子嘶吼。江东水师训练有素,战船迅速变换阵型,利用灵活的机动性避开石弹,同时以小舰为诱饵,吸引曹军火力。但曹操此次出征显然做足了准备,后续战船源源不断涌来,很快将江东水师包围在江心。
激战至正午,潘璋的战甲已被鲜血浸透。他望着渐渐被曹军蚕食的防线,心中涌起不祥预感。就在此时,一艘快船破浪而来,船头站着诸葛亮的亲随马良。
"军师有令!" 马良跃上甲板,将一卷密函递到潘璋手中。展开密函,潘璋瞳孔微缩 —— 只见绢帛上画着长江河道图,在乌林下游三十里处,赫然标着 "黄盖故道" 四个朱砂大字。他猛然想起七年前赤壁之战,黄盖正是在此处点燃火船,烧得曹军丢盔弃甲。
"军师说,曹军虽添了水战训练,但终究不善舟楫。" 马良压低声音,"将军只需将敌军引入黄盖故道,余下之事,自有安排。"
潘璋沉思片刻,突然仰天大笑:"好个诸葛孔明!传令下去,全军且战且退,往黄盖故道方向撤!" 他转身望向汹涌的江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当年黄盖以火攻破敌,今日,他潘璋便要用江水本身,给曹军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暮色渐浓时,曹军果然中计。曹仁亲自坐镇的先锋舰队追至黄盖故道入口,见江东战船慌不择路地驶入狭窄河道,不由冷笑:"孙吴小儿,今日便是你们葬身之地!" 他挥旗下令,两百艘战船鱼贯而入,却不知已踏入死亡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