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治皇帝在听到海公公的回答后,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期待之色。
自己这位小师弟应该会给自己上交一份令自己满意的答卷吧?
毕竟他可是天下文曲星下凡,是如今文道魁首,更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典范,是所有读书人的榜样。
连中六元,前无古人,此后也不知是否还有来者。
这般英杰,定能完成自己交给他的任务。
心念至此,仁治皇帝才缓缓将目光收回,接着便伸出右手,将摆放在御案上的一叠文书拿到自己面前来。
望着眼前的文书,仁治皇帝表情虽没有丝毫变化,可内心的表现却不如表面上这般古井无波。
攘外必先安内,自己想要压制这些世家大族,增强皇族对于大周的掌控力,那自然少不了皇族的助力。
只是皇族难道就真的干净吗?
仁治皇帝看着眼前这一叠由锦衣卫暗卫从大周各地呈送上来的文书,他只觉得一股无名之火从心中燃起。
这些文书上面记录着大周各地皇族在领地的恶行。
若是按照血缘远近论述,自己自然应当偏袒皇族,漠视这些文书上的内容。
只要自己假装什么都不知道,那自己便还是那至高无上的圣君,也是皇族中无人敢于置喙决定的领袖。
可自己真能做到全然无视其上的内容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大周之前的各个朝代都用自己的亡国教训告诉后来者。
不重视百姓者,最终只会被百姓反噬。
莫看现在大周国力强盛,可这各地百姓真要揭竿而起,那整个大周也撑不了多长时间。
你且看那雄才大略的始皇帝,当时他的秦国灭六国,国力何其强盛,可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整个王朝不就迅速走向下坡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