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年下

张峰全程聚精会神地看完了五款无人机的精彩表现,对它们的性能都非常满意。他毫不犹豫地当场决定与牟灵签订采购合同,而且每款无人机的第一批采购量都高达 100 架!张峰心里有自己的盘算,他打算先让部队试用这些无人机,等深入研究出最佳的战术和应用方式后,再制定详细的采购方案,进行大规模的采购。

谈妥察打一体无人机的事情后,接下来就轮到备受瞩目的双尾蝎无人机登场试飞了。张峰对这架被牟灵誉为无人轰炸机的家伙充满了好奇,他急切地想知道这架飞机是否真如牟灵所介绍的那般厉害,可千万别只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那可就太尴尬了。

于是,张峰满怀期待地让牟灵开始进行双尾蝎的试飞。只见在无人机操作员熟练的操作下,双尾蝎无人机如同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在跑道上疾驰一段距离后,猛然拔地而起,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向了广袤的天空。

小主,

由于这是双尾蝎无人机的首次试飞,为了确保安全,并没有进行过于复杂和高难度的操作。此次试飞主要是测试它的一些基本性能,比如升限、速度以及其他一些关键指标。

因为双尾蝎在牟灵这里已经是很成熟的设计了,所以基本性能自然不会有任何问题。一切的性能都满足牟灵的介绍,而且因为牟灵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改进的缘故诸如升限和载弹量还有了一定的提升。

原本双尾蝎的试飞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然而张峰中将却坚持要进行一次实弹攻击实验。这一要求遭到了无人机团队其他成员的坚决反对,他们认为这样做风险太大,可能会对双尾蝎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然而,牟灵对这架双尾蝎的性能有着十足的信心,他深知这架无人机在实弹攻击方面绝对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于是,他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双尾蝎的了解,成功地说服了团队中的其他人,最终大家都同意了进行这次实验。

在张峰中将的精心安排下,标靶迅速准备就绪。按照惯例,首先进行的是固定靶测试,然后再进行移动靶测试。双尾蝎果然没有辜负牟灵的期望,它以极高的精准度集中了标靶区域,并成功地摧毁了目标。

张峰中将在亲眼目睹了双尾蝎如此出色的表现后,毫不犹豫地当场决定将这架样机扣留下来,以供军方试用的名义。他根本不给牟灵等人任何拒绝的机会,态度异常坚决。

面对这样的局面,牟灵感到十分无奈,仿佛自己就像是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被旅长强行“打劫”了一般。尽管心中有些不满,但牟灵也明白,这是军方的决定,他无力改变。

最终,牟灵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拆解后的双尾蝎被运走,随之一起被带走了还有几个组装人员以及操作手,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无奈。他不禁摇了摇头。

在接下来的数月里,军方持续向牟灵反馈双尾蝎无人机轰战机的试用情况,包括各种使用体验和一些他们认为需要改进的细节。牟灵则根据这些宝贵的反馈信息,全力以赴地对双尾蝎进行优化和改良。

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牟灵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仔细研究军方提出的每一个改进要求,反复琢磨如何在不影响无人机整体性能的前提下,实现这些改进。

时间在紧张的工作中悄然流逝,牟灵不断地试验、调整、再试验,直到2012年11月,所有的改进工作终于圆满完成。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能够迅速实现双尾蝎无人机的量产,牟灵在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建立双尾蝎生产线。

他积极筹备,招聘工人,并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只等几款无人机定型,牟灵就可以毫不犹豫地启动量产计划。

终于,在11月底,双尾蝎无人机正式定型。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刻,也是牟灵辛勤努力的成果。紧接着,国家向牟灵发来采购需求合同,这无疑是对他工作的高度认可。

于是,从12月开始,无人机工厂迅速投入生产。由于这是第一批订单,时间紧迫,生产线实行三班倒制度,日夜不停地运转。经过整整一个月的紧张生产,最终完成了生产任务,并按时交付给军方。

等双尾蝎交付的时候,时间也到了2012年的年底,这一年就这样度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