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观景台

天地姻缘传 梅书韵 1263 字 1个月前

古寺灯明心字烧。佛意昭昭,诗意滔滔。此般胜景入鲛绡,愁意全消,幽意难描。”

观音菩萨听后,双手合十,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赏:“清照姑娘果然才思敏捷。”

“此词中,既有普陀山月夜之景的描绘,又巧妙地融入了禅意。‘月洒普陀夜色娇’一句,开篇便点出月光下普陀山的娇美之态。”这‘娇’字用得甚是精妙,将普陀山在月色笼罩下宛如娇羞佳人的神韵表现了出来。”

妈祖娘娘也在一旁赞道:“‘禅音袅袅绕林梢,风也飘飘,云也寥寥’这几句,让我看到那月光下,寺庙中的禅音随风飘散,与那寥寥的云朵相映衬,真是一幅空灵的画面。易安居士不愧是诗词大家。”

李清照微微欠身,谦逊地说:“妈祖娘娘、菩萨过奖了。这普陀山的夜景实在是太美,我不过是将心中所感如实道出罢了。”

她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这普陀山的月光,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我的思绪更加澄澈,灵感也如泉水般涌来。”

妈祖娘娘听李清照这么一说,就含笑说道:“或许这就是普陀山的灵韵所在。这月光下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易安居士的这首词,也定会为普陀山增添一抹独特的文化色彩。”

李清照听了,心中一动,说道:“我想,若是能将这首词留在普陀山,让那些前来普陀山的香客,或者是偶然路过此地的旅人,看到这首词后,也能像我今日这般,感受到普陀山月夜的独特魅力。”

观音菩萨点头赞同:“这是个很好的想法。普陀山本就是一个汇聚信仰与文化的地方,你的诗词留在此处,就如同种下了一颗文化的种子,会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我再来一首《南歌子·普陀山夜景》你们也都来一首吧?”李清照向观音菩萨和妈祖娘娘征求道。

观音菩萨和妈祖娘娘微笑着点了点头,齐声说道:“好!”

李清照略作停顿,便又吟诵起:

“夜月临山寺,清风绕佛堂。普陀幽景入诗囊。点点星灯、相映照禅房。

林影摇金缕,钟声送暗香。此心沉醉忘归乡。独对山光、思绪任徜徉。”

观音菩萨微笑着说道:“清照姑娘的这首词又是另一番风味。‘夜月临山寺,清风绕佛堂’,简单两句就勾勒出普陀山夜景的宁静与神圣。”

她稍微停顿,抬头望了一眼月亮,继续说道:“那月光洒在山寺之上,清风在佛堂间穿梭,已将这普陀山的佛意与夜景完美融合。”

妈祖娘娘也点头称是:“‘好词!点点星灯、相映照禅房’这一句,让我仿佛看到那禅房在星灯的映照下,散发着一种神秘而祥和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