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的一天,林羽站在城墙上,俯瞰着繁华的城市和丰收的田野,心中满是欣慰。曾经与他交谈过的那位老农也来到了城墙下,他激动地朝林羽喊道:“陛下,多亏了您,咱们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啦!”
林羽笑着回应:“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咱们齐心协力,盛乾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然而,林羽并未因眼前的经济成就而有丝毫懈怠,他深邃的目光早已穿透繁华表象,望向国家发展的更深处。他深知,若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让江山社稷稳如泰山,仅仅依靠经济方面的斐然成果是远远不够的。在他心中,国家如同一棵参天巨树,经济只是繁茂的枝叶,而文化与教育才是深深扎根于土壤的粗壮根系,唯有通过文化治理和教育感化来滋养民众的心灵,培育民众的品德与智慧,方能使国家这棵大树茁壮成长,真正走上富强之路。
小主,
清晨的阳光轻柔地洒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上,林羽端坐在龙椅上,眼神深邃而坚定,内心正反复权衡着一个关乎国家未来走向的重大决策。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深思熟虑,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将尊崇儒家学说这一举措提上议事日程。
“来人,宣朝中贤能之士即刻进宫议事!”林羽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没过多久,朝中的大臣们鱼贯而入,整齐地站列在朝堂之上。众人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疑惑,猜测着陛下此次紧急召见的意图。
林羽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稳地说道:“诸位爱卿,今日召你们前来,是有一件关乎盛乾未来的大事要与大家商议。朕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尊崇儒家学说,以此润泽万民之心,重塑社会之序。”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一位年长的大臣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儒家学说源远流长,以仁爱、礼义、忠信为核心,若能推行,对教化百姓定然大有裨益。但不知陛下可有具体的推行之策?”
林羽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期许:“朕正为此事召你们前来,大家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共同研讨这推行之策。”
这时,一位年轻的大臣站出来,神色激动地说:“陛下,依臣之见,可在各地兴办书院,聘请饱学之士担任先生,传授儒家经典,如此一来,儒家思想便能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此计甚妙,不过,还可在科举考试中增加儒家学说的比重,让天下学子都重视起来,这样便能激励更多人深入研习。”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有人提出在民间举办各类讲学活动,让儒家思想走进寻常百姓家;有人建议将儒家的道德规范融入到律法之中,以法律的强制力保障其推行。
林羽认真地倾听着每一个建议,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待众人讨论稍歇,他说道:“诸位爱卿所言极是,这些建议都甚有道理。尊崇儒家学说,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我们齐心协力,稳步推进。”
“陛下圣明!”大臣们纷纷拱手领命。
林羽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深知,这一举措将为盛乾开启一扇通往文化昌盛、长治久安的希望之门。而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儒家学说必将在盛乾的土地上绽放出绚烂的光彩,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 。
在繁华热闹的京都城中央,一座高耸入云、雄伟壮观的太学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般熠熠生辉。这座太学占地面积广阔,建筑群规模宏大,远远望去,犹如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峦,给人以无尽的震撼和敬畏之感。
晨光熹微,林羽一行人的身影出现在太学的大门前。太学的朱漆大门缓缓敞开,似是一位老者悠悠然地展开岁月的长卷,迎接贵客的到来。率先踏入这方充满墨香与智慧的天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座座气势磅礴、庄严肃穆的殿宇。它们宛如历史的巨人,或拔地而起,高耸入云;或低卧其间,谦逊而不失威严,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校园的每一寸土地上,各自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殿宇之间,蜿蜒曲折的回廊犹如一条条灵动的丝带,轻盈地将它们彼此相连。漫步其间,仿若能听到岁月的脚步在这石板路上回响。林羽抬眼望去,每一座殿宇皆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令人不禁驻足欣赏。有的屋顶采用了精美的飞檐设计,那向上翘起的檐角,形如展翅欲飞的凤凰,仿佛下一刻便要冲破云霄,带着太学的学识与理想翱翔九天;有的则运用了华丽的斗拱结构,将厚重的屋檐高高托起,恰似一把把撑开的巨伞,为莘莘学子们遮风挡雨,庇佑着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肆意遨游。而那些雕梁画栋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匠心独运的工匠们用他们的巧手,赋予了龙凤图案以鲜活的生命力,使之栩栩如生,似在云中穿梭嬉戏;千姿百态的花卉纹饰争奇斗艳,芬芳馥郁之气仿若扑鼻而来;还有那寓意深刻的神话故事,夸父逐日的坚毅、精卫填海的执着,无不展现出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和无限的创造力,也让每一寸木梁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神传承。
正当林羽沉浸于这精美的建筑景致之中时,太学的负责人——李博士,匆匆迎了上来。李博士身着一袭素色长袍,虽无过多华丽装饰,却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智慧的痕迹,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炽热与对太学的深情。
他先是恭敬地向林羽行了一礼,说道:“陛下今日亲临太学,实乃太学之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