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弘然看似低调内敛,颇有知识分子的清高劲儿。可事实上,他活得潇洒放纵,嗜好极多。别的不说,嗜酒嗜烟,还嗜床上那点事儿。
能打下一方疆土,自然也能招蜂引蝶。杜弘然伤了手脚,“那活儿”可灵光着,在医院里憋了一个月,回家之后夜夜笙歌,一点毛病没落下,全补回来了。
喂饱别人的嘴,可杜弘然自己的嘴却怎么都不得劲,连带着胃里也七上八下翻滚。
民以食为天。出院之后的杜弘然,没吃上一口称心的饭菜。
杜弘然生活里有一个讲究,平日应酬再多,每周也会自己在家做几顿饭。
他做饭什么味道?从学校教研室,到公司办公室,没人知道。
学生称他为“杜老师”,员工唤他“杜总”、“杜老板”,人人都知道他周五晚上不应酬,周六铁打出门亲自去超市。手伤了,别的事小,饭菜的味道不对心是大。
学生也好,员工也罢,各个都想讨好杜弘然。
公司秘书为杜弘然找了一位又一位私人厨师,从米其林大厨,到做过国宴的老师傅,再到苍蝇馆子的“掌门人”,但凡花钱走关系能请来的,都下了功夫。杜弘然一概不满意,各个怎么去怎么回,嫌没有“家常味”。
可是,一家一个味,杜弘然非要在别人家找自己要的味儿,纯属找茬。
公司合伙人听他这理由,哼了一声扔下三个字,别管他。
合伙人敢说不管,学生和员工哪敢?杜老师要是气不顺,指不定怎么折腾手底下的虾兵蟹将。
学生们诚惶诚恐,旁敲侧击对杜弘然谄媚、献殷勤。为了调整杜老师的胃口,他们连各种APP里面的吃播都推荐给老师,助他下饭。杜弘然嫌这群小崽子烦人瞎折腾,于是直接说,你们这么有孝心,那就轮着来给我做饭。
“杜老师口味太刁了,我不敢去了。”
“上次我去,杜老师全程没有笑。”
“杜老师脸色特别难看,比我当年硕士答辩时候还难看。”
结果可想而知,一个二个被骂回来,劈头盖脸、狼狈不堪。
徐文跟着杜弘然三年多,崇拜且仰慕,害怕又敬畏,去他家里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切菜手指都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