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水下抽沙装置·珐华瓷

江海潜寻 灵犀无翼 923 字 1个月前

“唔,调个白平衡就好了。”

“好。对了,超仁哥。”

“嗯?”

“你给我的资料,我还有些地方不懂。”

“哪里不懂?”

“我觉得珐华瓷和琉璃器挺像的,怎么区别呢?”

郭超仁竖起大拇指:“这个问题问得很专业哦,说明你认真看资料了。”

刚把瓷片捞起来,郭超仁就跟童婳“剧透”过,这很可能是一件珐华瓷。为了她写稿方便,郭超仁顺手给了她一堆资料加强学习。

他也存了点小心思,要是记者写错了什么,读者会吐槽记者不专业吗?大概率不会,最有可能吐槽的是,专业人士没给人家说明白。

珐华,又称作“法华”,是一种低温釉陶胎彩器,始创于元代,而盛于明代,清代之后逐渐稀少。在清人《饮流斋说瓷》一书中,作者许之衡对珐华瓷极为推崇,还提及技艺失传一事。

之所以创始于元代,是因为当时有很多西亚工匠,来到了中原地区。他们将西亚陶器的颜料、审美情趣,与晋中地区琉璃烧的技艺加以融合,发明了“珐华彩”,这一技术主要运用于宫廷建筑构件。在发展过程中,珐华彩传到了景德镇,而后逐渐用于生活瓷器的烧造。

很显然,元代珐华彩生活瓷器的存量很小。也不仅仅是存量小,器型也比较小,直到明代也以花瓶、香炉等陈设器为主。在制作过程中,工匠们会先用高温将其烧造成型,立粉填彩后使用堆贴技艺,再进行低温重烧,用来增强纹饰的立体雕塑感。

此外,珐华瓷的颜色很丰富,绿、黄、白、蓝、紫、黑,应有尽有,其中以茄皮紫、葡萄紫最有特色,色泽鲜亮历久弥新。工匠们又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