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亲眼目睹

他出门闲谈,聊到此事,还对他人夸口道:“我老婆生得好看,连那些凶狠的毒蛇也看的痴醉呢!”

这自然是李丑的玩笑话。

不过没过多久,他便发现,自己的这个新媳妇儿,还有另外一种能力:制作蛇药。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捕蛇人常年捕蛇,难免被毒蛇咬上一口,因而家中要常备蛇药。

可这雨林中,最毒的响尾蝮,却是无药可解。

因这要人命的剧毒,寻常人捕不得响尾蝮,物以稀为贵,蛇市之上,响尾蝮市价最高。

李丑自知蕊姑娘身世不凡,虽失去记忆,下嫁于他,可毕竟不想她受半点委屈,使自己心中有愧。

于是,李丑常常不避风险,捕捉响尾腹,想要多赚钱财,给蕊姑娘置办些金银首饰,讨她欢心。

如此拼命赚这不要命的钱,李丑终于还是被响尾蝮咬伤了。

他自认命不久矣,挣扎着回到家,一头扑倒在蕊姑娘怀里,便人事不醒。

谁知李丑非但没死,仅仅过了一日,便醒转过来,浑似常人。

询问之下,才得知蕊姑娘调了一方蛇药,解了这响尾蝮之毒。

细问之下,蕊姑娘却头痛欲裂,余事不知。

李丑倒不在意。

若蕊姑娘记忆全在,他未必能捡个好媳妇儿。

非但不在意,他还帮姑娘开了药店。

安南镇两大产业,一是天下独一份的苦茗茶,二是捕蛇。

蕊姑娘这蛇药能解最毒的响尾蝮的毒,自然生意兴隆。

两口子的小日子过得日渐红火,蒸蒸日上。

一年之后,蕊姑娘的肚子也有了动静。

如此下去,也许二人真会成为安南镇人人羡慕的一对小夫妻呢!

可惜,好景不长,物极必反。

任谁也没有想到,这美丽娇柔的蕊姑娘,竟是一个妖女。

寻常时候,她还能压制妖性,可一旦借种怀胎,便压制不住了。

随着蕊姑娘的肚子越来越大,雨林中的妖物便愈发蠢蠢欲动起来。

直到有一日夜里,李丑睡梦之中惊醒,却发现身边并无蕊姑娘的身影。

他心中担心,便出门寻找,不料找到蕊姑娘之时,她正孤身站在镇子口,无数绿幽幽的眼睛围着她,定睛细看,竟是无数条响尾蝮围着她,似在磕头朝拜。

李丑担心蕊姑娘和她肚子里的孩子,便抄起一根木棍,乱打一气,这才终于闯到蕊姑娘身边,不料蕊姑娘身子一软,竟不省人事。

说来也怪,蕊姑娘一昏倒,群蛇便自然散去。

李丑见状,不顾其余,忙将蕊姑娘抱了回去,也不敢透露此事,只是好生照料。

可纸是包不住火的。

响尾蝮出行,尾巴必出声响,住在镇子边的镇民岂能不察。

据镇民所言,他们半夜惊醒之时,便看见蕊姑娘孤身立在镇外,并作妖法召唤群蛇。

不多时,此言便传遍全镇,人心惶惶。

有人说她是蛇妖转世,有人说她是炼毒使蛊……

一时间,安南镇流言四起。

镇民们都对这妖女避而远之,再不敢亲近。

直到最后,镇民们终于想起了安南镇圣地;想起了凌怀斌将军身边壁画上所绘制的恐怖情景;想起了那个流传百年几乎快要被遗忘的传说。

这是妖女,前来复仇的妖女,怪不得她没有身世来历,怪不得她能解响尾蝮之毒。

一切疑问在这一刻,都有了答案。

直到此时,镇民们仍只是猜想而已,并无实证。

直到一群黑衣道人来到安南镇。

道人们明明白白的告诉安南镇镇民,凌若蕊,正是当年被将军砍杀的巫的一口怨气所化,初生之时,灵智未开,故而不曾伤人。

可若是等她开了灵智,定会召唤毒物,血洗安南镇,为自己复仇。

镇民本就处于极端惶恐之中,听了黑衣道人们的话,更是惊惧万分,急忙询问脱解之法。

小主,

道人只道:“妖女此刻尚未成型,我们只消合众人之力,将她捕获,并架在祭坛之上,以烈火焚烧,定能让她神形俱灭。”

彼时,镇中流言四起,镇民们惊慌恐惧,哪还顾得其他?

在黑衣道人们带领下,安南镇镇民乌泱泱涌到李丑门口,索要蕊姑娘。

不想待镇民来到,屋里竟传出婴儿啼哭之声。

这蕊姑娘,竟然在此刻产子了。

正在镇民进退两难,犹豫不决之际,只见黑衣道人们掐指一算,顿时眉头一皱。

黑衣道人道:“不好,此妖女元婴已成,正是虚弱之时,若不速速动手,安南镇必将血流成河。到时候,恐怕我等道法浅薄,镇她不住。”

一番话,坚定了镇民的决心。

正当镇民们将要闯入之时,李丑的家门却突然打开了。

那个憨厚老实的捕蛇人李丑,一直居家照顾妻子,尚不知四起的流言,还沉醉在初为人父的喜悦之中,向大家报喜道:“蕊儿生了,我做父亲了。”

镇民们并没有理会他,而是在黑衣道人们的带领下,冲进屋子,将刚刚生产完的蕊姑娘拖出来,拉到城外祭坛,并在祭坛下铺满柴草,举起篝火,准备将妖女烧个神魂俱灭。

李丑奋起反抗,拼死维护蕊姑娘,却被镇民死死按住,五花大绑,只道他被迷了心窍。

至于那个孩子,则由黑衣道人们抱走了,说是元婴难得,要亲自超度,方可彻底消灭妖女。

祭典开始。

镇民们在道人的指引下,将蕊姑娘举火焚烧。

熊熊烈火中,蕊姑娘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