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听了,虽然身体虚弱,但一想到未来能吃饱饭,都燃起了斗志,纷纷表示愿意开荒。
于是,第二天,天还没亮,百姓们就拿着简陋的工具,在白玲珑的带领下开始了开荒。
李大叔扛着,一把破旧的锄头,虽然饿得头晕眼花,但仍咬牙坚持着:“为了能吃上饱饭,再苦再累我都不怕!”
他用力地刨着坚硬的土地,每一下都带着对未来的期盼。
王婶儿也不甘示弱,她拿着一把铁锹,努力地翻着土:“白神医对咱们这么好,咱们可不能辜负她,一定要把这地开好。”
旁边,她年幼的儿子也在帮忙捡着地里的石头,小小的身影充满干劲。
开荒的过程并不顺利,土地因为长久无人耕种,坚硬无比,还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
但百姓们没有一个人退缩。
有人不小心磨破了手,简单包扎后继续干;
有人累得直不起腰,稍作休息就又拿起工具。
白玲珑穿梭在人群中,一边鼓励大家,一边给大家分发水和食物:
“乡亲们,再坚持一下,咱们马上就能种上土豆和地瓜了!”
她还不时地亲自示范,告诉大家如何更高效地开荒。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荒地终于被开垦出来。
看着那一片平整的土地,百姓们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接下来,白玲珑便开始教大家种植土豆和地瓜。
她让李飞和丫鬟们,拿来一些种子和工具,现场示范。
“大家看,这土豆,要先切成小块,每块上面保证有一两个芽眼。”
白玲珑边说边切,动作娴熟。
“然后,在土里挖个小坑,把土豆块放进去,盖上土,再浇点水。
地瓜呢,稍微复杂一点,我们要先育苗。
把地瓜放在湿润的土里,等它长出秧苗后,再把秧苗栽到地里。
栽的时候,行距和株距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它们才能长得好。”
一位大爷皱着眉头问道:“白神医,这浇水有啥讲究不?
我们那边水少,怕把这金贵的种子给浇坏了。”
白玲珑耐心地回答:“大爷,土豆和地瓜都比较耐旱,刚开始的时候,不用浇太多水,等它们长出叶子,再根据天气适当浇水就行。
要是天旱,就多浇一点,要是下雨了,就可以少浇或者不浇。”
大家都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有人提出问题,白玲珑都一一解答。
讲完种植方法,她又开始教大家如何储存和食用土豆地瓜。
“土豆可以煮、炒、煎、炸,还能做成土豆饼。
地瓜呢,烤着吃是最香的,也可以煮粥,或者做成地瓜干,能保存很久。”
白玲珑详细地介绍着。
一个小姑娘怯生生地问道:“白姐姐,这烤地瓜咋烤呀?”
白玲珑笑着说:“找个干净的火堆,把地瓜直接埋进火炭里,等闻到香味了,就差不多熟了。
到时候,剥开外皮,里面又软又甜。”
百姓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的绝望渐渐被希望取代。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白玲珑每天都会来到,百姓们的临时住处,查看他们的种植情况,手把手地指导。
随着土豆和地瓜,在地里生根发芽,百姓们也开始在青岩山脚下搭建自己的房子。
他们用山上的木材和石头,齐心协力,盖起了一间间简陋却温暖的小屋。
张大哥和几个年轻小伙一起,砍来粗壮的树木,作为房子的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