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集:布庄里的新熨斗

铜底上的温度

入秋的风卷着梧桐叶,落在“德昌布庄”的青石板台阶上。掌柜的王老三叉着腰,正对着伙计们显摆新到的稀罕物——一只黑沉沉的铁熨斗,炉口还冒着细碎的火星子。

“这玩意儿,烧炭就行!”王老三用粗布巾擦了擦熨斗底,声音亮得能穿透布庄里的棉麻香,“昨天试了块粗布,烫完那叫一个平,比石碾子压过还板正!”

伙计们围着看新鲜,七嘴八舌地议论。小李伸手想摸,又被烫得缩回去,引得众人笑闹。只有角落里的老裁缝陈师傅没动,他坐在靠窗的木桌前,手里捏着半块湖水绿的丝绸,另一只手轻轻按着桌上的铜熨斗。那熨斗比铁的小一圈,黄铜底子擦得能映出窗棂的影子,握柄处包着浆洗得发白的蓝布,针脚细密,是用了几十年的旧物。

“陈师傅,您也来试试?”王老三拎着铁熨斗走过去,炭火气混着铁腥味飘到陈师傅鼻尖。

陈师傅头也没抬,指尖顺着丝绸的纹路滑过,像在抚摸什么珍宝:“绸缎娇贵,经不起这铁家伙。”

伙计们都笑了。谁不知道陈师傅的规矩?烫绸缎必垫一层细棉布,铜熨斗要先在棉布上试三遍温度,连按下去的力道都得像揉面团似的轻。可现在有了铁熨斗,半个时辰能烫完以前一下午的活,谁还耐烦费那劲?王老三撇撇嘴,没再劝,转身又去给客人演示铁熨斗的好处。

第二天一开门,布庄里就飘起了铁熨斗的炭火气。王老三亲自上阵,给买了粗布的大婶烫布,铁熨斗“滋啦”一声压下去,褶皱瞬间就没了,大婶摸着平整的布面,笑得合不拢嘴。陈师傅依旧在角落里,小炭炉里的炭烧得通红,他把铜熨斗架在上面温着,又从抽屉里取出块洗得柔软的细棉布,先铺在丝绸上,再弯腰凑过去,用手背轻轻贴了贴熨斗底,觉得温度刚好,才慢慢按下去。

棉布下的丝绸慢慢舒展,像被春风吹开的花。陈师傅的手很稳,移动熨斗时几乎听不见声响,只有铜底蹭过棉布的细微摩擦声,像春蚕在啃桑叶。他眼神专注,连额角渗出的细汗都没察觉,直到把整块丝绸烫完,才用指尖捏着边角翻过来,确认没有一处损伤,才松了口气。

没过几天,镇上张大户家的小姐来了。她要做件绣着凤凰的绸缎嫁衣,指定要陈师傅烫裙摆。王老三想着显显本事,拎着铁熨斗就凑过去:“陈师傅,我来帮您,这铁家伙快,保准不耽误事!”

陈师傅一把拦住他,声音比平时沉了些:“这凤凰的金线细,铁熨斗温度太硬,会把线烫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