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转运计划

别小看这七万人!

在新秦五亿人口的庞大体量面前,他们确实渺小。

但作为高度集中、且对秦国怀有复杂情绪的群体,他们本身就是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更何况,这仅仅是开始,燕山连同龙城等地的平民总数估计在五十至六十万之间,秦国至少要准备接收五十万人的规模!

因此,经过彻夜争论,最终拍板:

将这第一批七万多人,分散安置到四象都护府辖下的边境开发区域。

具体去向与任务如下:

1. 东海都护府:接收十万。

主要投入未来外海大型人造岛屿的建设工程——当然,岛也得靠这些人去填海造陆、一砖一瓦地建起来。

2. 南部都护府:接收十五万。

该区域正计划兴修一座关乎国计民生的巨型水坝,工程浩大,正愁劳力短缺,拉过去正好填补缺口。

3. 西北都护府:

在各方压力和妥协下,封烈最终极不情愿地接收了十万。

他防区压力本就巨大,直面西域诸国,实在不愿再添变数。

这些平民既厌恶秦国的统治,又渴望南下寻找更好的生活,矛盾重重。

无奈之下,只能安排他们去治理沙漠,植树固沙。

4. 北部都护府:

接收剩余人口。北部地广人稀,尚有容纳空间,具体如何分配至各城镇屯垦,两位统帅还需细化。

把敌国百姓拉来干“苦力”?

听起来似乎严苛且不人道?

秦国方面却认为并非如此。

首先,秦国承诺保障这些人的基本生存:

提供食物、饮水、住所和完善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