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景龙三年(709年):帝国黄昏的裂缝

七月二十六日,西域送来个烫手山芋——突骑施可汗娑葛的降表。

“赐名守忠?这招妙!”中书省官员们挤眉弄眼。去年娑葛造反,还不是因为宗楚客收了死对头阿史那忠节的黄金?如今娑葛看透长安套路:反叛-受贿-诏安-再反叛。

《新唐书》冷冷写道:“赐名守忠,然守忠者未必忠。”果然次年娑葛又反,但此刻李显正忙着给韦后描眉,哪有空想明年的事?

【八月的定昆池:醉醺醺的盛世倒影】

安乐公主的定昆池宴堪比仙界。白玉栏杆上嵌着南海珊瑚,池底铺满西域琉璃,李显举杯的手都在抖——这池子造价顶半个国库。

“父皇看我这池子比昆明池如何?”安乐公主媚眼如丝。

黄门侍郎李日知盯着池边饿殍般的运石民夫,泼墨写下:“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百官哄笑中,李显突然想起二十年前被母后武则天贬到房州的破草屋。他仰头灌下葡萄酒,醉眼朦胧间,池水泛起血色——那是三年前太子李重俊造反时流的血。

【十一月的骊山:二十万人的荒唐戏】

十一月十九日,骊山脚下二十万大军踩烂了关中最后的麦苗。

“贬郭元振?陛下圣明!”武将们擦着冷汗。真正的笑话是:踩坏庄稼的将军们得了赏赐,整顿军纪的元帅却被贬去蜀地吃辣椒。

《旧唐书》记载此事时,特意提到郭元振次年官复原职——长安官场就像小孩过家家,只是苦了那些麦田里哭昏的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