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裂声为信,修机即战

她戴着手套,用小锤轻敲仿机的连接环,“当”的一声脆响后,环身竟裂开道细缝。

“省了三成钢坯,看似省了银钱。”她举起真机的连接环,在阳光下照出七道细密的防震纹,“可你们看——”她指尖抚过仿机的断裂面,“这裂口像不像个人被哄着走捷径,最后摔下悬崖?”

台下的技师们沉默着。

有人摸出怀里皱巴巴的订单,手指捏得发白;有个年轻学徒突然站起来,从工具箱底掏出半张仿机图纸,“啪”地撕成碎片。

“苏小姐,”李记的老厂长抹了把脸,“我那台藏在仓库的仿机,现在就搬出来。”

车间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苏若雪发间。

她望着台下陆续举起的残件,忽然注意到人群后排有个穿灰布长衫的男人,正低头在本子上快速记录。

顾承砚站在顾家绸庄二楼的雕花窗前,望着楼下《申报》的黄包车碾过青石板路远去,指节在窗框上敲出轻响。

王记者方才记录时的专注他看得分明——那支钢笔在本子上走得越急,他心里的算盘就拨得越响。

"青鸟。"他转身时眼底淬着光,"去把王记者请回来。"

二十分钟后,王记者重新跨进密室,茶盏里的碧螺春还冒着热气。

顾承砚将一叠织机残件照片推到他面前:"您看这道裂,像不像条断了脊梁的龙?"他指尖划过照片上仿机断裂的连接环,"若写《一台裂机的自白》,就说它本是江南铁骨,被贪银钱的手铸歪了脊梁,如今有人要给它正骨。"

王记者的镜片闪过微光:"结尾加个修机补贴?"

"不是补贴。"顾承砚抽出张薄如蝉翼的宣纸,对着光一照,暗纹里浮出只振翅的青鸟,"是防伪水印登记码。

申请的厂子得先认这枚'心印',认的不是钱,是咱们民族工业的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记者的钢笔尖在纸页上顿了顿,突然笑出声:"顾少这招妙啊——要骗补贴,先得把'魂'掏出来晒。"他收起本子时,袖口带翻了茶盏,浅黄的茶水在案上洇开,倒像是苏若雪那日融化的蜡油。

三日后的清晨,顾承砚的书桌上堆着小山似的申请单。

苏若雪抱着铜勺进来时,他正捏着张"福兴染织厂"的申请,指腹反复摩挲那枚水印——纹路歪了半分,像被人硬拓上去的。

"百二十三家。"苏若雪将铜勺搁在案角,发间还沾着晨露,"比预期多了三成。"

顾承砚把那张歪纹申请单推给她:"让青鸟查。"

青鸟的靴跟在走廊里敲出急鼓。

两日后他撞开密室门,怀里的账本散了半本在地上:"顾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