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深空暗雷与磨砺刀锋

ζ-3的团队几乎分成了两班倒:一班继续配合“巡天司”进行信标搜寻技术的攻坚;另一班则全力投入到对现有防御节点的修复、激活和升级工作中。

生态舱段继承了方舟的部分遗产,其外围和关键节点分布着不少天际行者时代遗留的防御平台。这些平台大多处于休眠或半损状态。如今,在ζ-3团队的努力下,它们被逐一唤醒、修复、并接受现代化改造。

【“坚盾”级轨道防御平台(编号Gamma-07)自检完成,等离子炮阵列上线,护盾发生器效率提升15%。】

【“惩戒者”型动能投射器(位于Sector-4小行星带)弹药库填充完毕,目标锁定系统校准完成。】

【“星尘之眼”预警阵列(第11至15号节点)完成升级,与主“蛛网”系统并网,监测范围扩大22%。】

一座座沉默的战争巨兽被重新赋予生机,它们冰冷的炮口缓缓调整,如同苏醒的守卫,警惕地注视着浩瀚的星海。这些防御节点与王猛麾下的机动舰队构成了生态舱段远近结合、动静互补的防御体系,大大增强了持续作战和区域拒止能力。

王猛则将他从实战演练中总结出的经验,直接反馈给ζ-3的武器设计团队。

“老ζ!你们新搞的那个‘蜂群’拦截弹射速够快,但杀伤半径太小!对付那些自杀艇,我们需要面杀伤!能不能搞点近炸破片弹头或者脉冲干扰弹?”

“还有!舰队远程火力的持续性有问题!主炮冷却时间太长!下次敌人再来,不可能每次都给我们那么好的齐射窗口!能不能优化能量回路,或者搞点副炮弥补火力空档?”

在他的“鞭策”下,武器系统的改进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新型号的弹药被生产出来,分配至各舰和各平台。能量武器的冷却效率和供能线路得到优化。虽然整体技术层级没有发生颠覆性突破,但在细节和适用性上,生态舱段的武备正在被磨砺得更加锋利、更加致命。

θ-9除了协助“巡天司”,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星之子”和星尘网络的深度联动上。她发现,随着“星之子”创伤的缓慢修复和与本地能量环境的深度融合,其无意识散发出的能量场变得更加稳定和强大,对星尘网络的增幅效果也愈发显着。

她甚至尝试了一种极其大胆的构想——将“星之子”的纯净能量,通过星尘网络,微量地引导至几个关键的防御节点,作为额外的能量源和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