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规规矩矩地行过礼后,便一脸认真地开口道:“母妃,儿子听闻林晏正在为其姐康乐县主准备开府的贺礼。儿子思忖着,也应以自己的名义,为康乐县主备上一份礼物。”
世子妃正看着府中账册,闻言抬起头,看着自己年仅十岁却总爱摆出小大人模样的儿子,不禁有些头痛,柔声劝道:“传瑛,不可胡闹。这送礼往来自有章法,并非儿戏。”
“儿子没有胡闹。”萧传瑛小脸绷得紧紧的,逻辑清晰地反驳,“林晏准备了,我若不准备,于情于理都不太好看。况且……”
“那如何能一样?”世子妃放下账册,耐心解释,“康乐县主是晏哥儿的亲姐姐,他准备礼物是理所应当,手足情深。你这……”
她斟酌着用语,“你这般特意准备,难免会让人多想,觉得我们王府是否太过刻意,或是……”
“母妃,”萧传瑛打断了母亲的话,眼神清澈而坚定,语气更是理所当然,“儿子与林晏一同长大,同吃同住,一同读书习武,情谊深厚,虽非血亲,却胜似兄弟。既然如此,林晏的姐姐,自然也就是我的姐姐。儿子给自家姐姐准备一份贺礼,有何不可?母妃难道不觉得我们亲如一家吗?”
世子妃被儿子这番掷地有声的话给噎了一下,看着儿子那副“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吗?”的认真表情,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反驳。她揉了揉额角,试图纠正:“传瑛,你年纪比康乐县主还要略长一些,她怎能是你姐姐?论起来,她该叫你兄长才是……”
“……?”
萧传瑛似乎被这个“兄长”的说法弄得愣了一下,但很快又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逻辑:“那也一样!既然是妹妹,兄长送妹妹礼物,更是天经地义!”
世子妃看着儿子那双干净的眼睛,里面只有对伙伴姐姐也是自家人的认定,她忽然觉得,自己那些关于礼数、关于避嫌、关于旁人眼光的思虑,在儿子这般纯粹的心意面前,反而显得有些世俗了。
她暗自叹了口气,心想:罢了罢了,不过是份礼物而已。康乐县主也还在孝中,且常年深居简出,外人未必会过多关注一份来自小世子的贺礼。既然儿子坚持,便由着他去吧,总不能挫伤了这孩子一片赤诚之心。
“好吧,”世子妃终于松口,脸上露出了无奈却又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既然你执意要送,便去库房里挑一件吧。”
萧传瑛见母妃答应,顿时喜笑颜开,郑重地行了个礼:“谢谢母妃!儿子知道了!”
然而,当世子妃后来得知儿子最终在库房里千挑万选,竟搬出来一大块未经雕琢、质地虽好却其貌不扬的原生玉石时,还是再次感到了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