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来得莫名其妙,大家都在猜测樊渊是立了什么功劳得到了奖赏。
直到各地的几个主要世家的天地丈量结果被收纳上来。是人都看的出来,樊家下了血本。樊家到底有没有把所有的田地上报,没人知道,但看这个远超林家的数目,恐怕也是报了九成九了。这么多土地要上缴的赋税也是笔大数字了,陛下赏樊渊的金银珠宝和宅院加起来了算,也是陛下赚了。
几个大世家如此配合,剩下的小世家就没法反抗了,也不会被宽松弄虚作假。
早朝的时候,大家对于陛下颁布新的改革法案的事已经早有准备,纷纷站出来夸赞陛下圣明。
大哥给他寄来的信里,写下了一个“九”字,意味着樊家上报了九成的土地,诚意比身为外戚的林家还要足。
元载帝把前面的事交待完了,忽然想起什么似地看向程斐瑄:“皇叔今年年岁几何?”
程斐瑄已经不是摄政王了,他的摄政王座早在他南巡之时就被撤下来了。即使如此,现在的他仍然站在百官最前面的位置。
“谢陛下关心,臣今年已二十有三。”程斐瑄头疼地想着元载帝不会要当众赐婚这么狠吧。
果不其然,元载帝双手一拍,讶异道:“朕已大婚,皇叔却还未婚娶?各位爱卿,可有谁愿意与皇叔结个亲?”
众大臣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有人试探地站出来:“臣家中有一幼女,年方十四,性情温驯,知书达礼。”
“太小了。”元载帝摇摇头,这年龄差在大虞其实也不算什么,但是皇帝这么说还能怎么办?
又有一人站出来:“微臣的妹妹今年十七,可为良配。”
“你妹妹?她文采如何?能通琴棋书画吗?”元载帝像是早就准备好挑剔的理由,想都没想地拒绝了他,“只读了几本女戒的,怎么好配我大虞齐王。”
满朝文武全部安静下来了,陛下想给齐王殿下挑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关键还不能和齐王年龄差太多。
满足条件的要不就是已经结婚了,要不就是有婚约在身提早定下来了。